为切实提高群众在高温、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7月18日,记者从安徽省住建厅了解到,该厅印发《城市交通路口安装遮阳(雨)棚工作方案》,各地将按照“统筹规划、应建尽建”和“急用先建、易建快建”的原则,针对本地群众生活和交通实际需求,在城市(含县城)人流量大的交通路口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等候区安装遮阳(雨)棚,为等红灯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遮阳挡雨,改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环境,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优先设置在“大路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安徽省城市交通路口遮阳(雨)棚建设指南》,指南提出,非机动车遮阳(雨)棚应优先设置在非机动车通行量较大、一个信号周期内无法完全通过的路口。行人遮阳(雨)棚应设置在行人流量大,信号周期较长,等待时间较长的路口。遮阳(雨)棚可考虑设置在学校、医院、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区域过街处。
交叉口有交通岛(实体岛)时,遮阳(雨)棚宜设置在交通岛上;交叉口无交通岛(实体岛)时,遮阳(雨)棚应设置在交叉口人行道或绿化带上。当遮阳(雨)棚设置在人行道上时,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宜设置在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米,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的交通路口。
同时,遮阳(雨)棚要有效满足群众遮阳避雨基本功能,确保暴雨、暴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持久耐用,并不得影响交通安全。遮阳(雨)棚棚面宜采用张拉膜、阳光板等材质,棚面材质具备良好的自洁性、防紫外线和耐久性。棚面颜色应考虑机动车驾驶员视觉影响,不宜设计夸张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色彩应与城市审美风格相融合。
宜采用装配式钢结构,结构的制作要分段合理,连接牢固。防腐除锈涂料涂装应安排在工厂施工。
遮阳棚不得做商业广告
记者注意到,方案指出,将在人流量大、空旷无遮挡、绿化覆盖不到的城市交通路口安装遮阳(雨)棚。具体安装数量和布点,由各地根据非机动车、行人流量,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据实测算,合理布置。
各地根据路口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型式。对有驻留岛的交通路口,可采用复合景观式遮阳(雨)棚;对无驻留岛符合安装建设条件的交通路口,可选用单臂式或者多立柱式遮阳(雨)棚。
各地本着安全、实用、经济的原则,综合考虑使用期限和安装成本,选择拆卸式或固定式。遮阳(雨)棚设计方案要注重安全、简洁、美观,能够有效满足群众遮阳避雨基本功能。
各地设计方案要经过专家论证,确保满足相关技术标准。遮阳(雨)棚不得做商业广告,不贪大求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各地要明确安装时间表
方案指出,各地政府是遮阳(雨)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制定规划,明确安装任务和时间表,积极筹措资金,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各地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实际确定牵头实施单位,明确遮阳(雨)棚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环节的职责任务。
其中,住房城乡建设(市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建设规划,组织方案设计及施工建设;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提供安装需求,对不同路口安装型式和交通安全性提出要求。各地要明确遮阳(雨)棚日常管理和维护责任单位,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各地要跟踪掌握遮阳(雨)棚使用情况,对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改进遮阳(雨)棚建设和管理方式。周镕健王诗棋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