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青州市李清照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李清照形象征集活动”。此活动在宣传时表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并提问“你心目中的李清照是什么样子”。然而,活动结束后,部分网友却对其评出的一等奖获得者提出了质疑。对此,李清照形象海选佂集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每个人心中的李清照都是不同的,专家评委是依据综合标准来进行选拔的。(7月21日上游新闻)
网友质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李清照的形象、气质上。有网友称,李清照自称“三瘦诗人”,属于苗条型;另有描述“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说明李清照是标致美女,肤白貌美;也有网友表示,李清照本是多思多虑,身形单薄,凭栏醉酒,而目前这位“李清照”太丰满太有精神,没有李清照那种清冷清瘦的气质。但也有网友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清照,她的形象不一定非要是“白、瘦、幼”。
真是仁智各见,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青州这次海选“李清照”。
首先,青州为何要举办这次“李清照”海选活动,新闻没说。但在笔者看来,无非是借“李清照”海选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也。
其次,冷静而又科学的争议未必是坏事。至少加深了人们对真正的李清照的印象,有助于学术的进步,比起围绕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争议一律表示轻蔑和哀伤要强得多。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地方出了历史文化名人,就应当去发掘他、推介他,使之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否则,即使有灵秀的山川,如果缺乏灵秀的文化氛围,岂不可悲?王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