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金拱镇践行生态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金拱镇打响乡村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着力从新增示范点、动员全民参与、提升整治质量三方面下功夫,掀起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高潮。
高位推进展现新作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放眼全局、统筹规划尤为关键。今年1月,金拱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要继续推行人居环境全域整治行动,全镇新增不少于2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以打造示范村为抓手,建设兴胜许马、里仁大院、久远板塘三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确保高质量通过省市验收。新增三个省级森林村庄,申报省级森林城镇。并点线面结合、编线成带,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80个,精心打造金山线、金马线、金庄线、仁和线四条金拱乡村风貌示范带。
遵循这张乡村实践的“施工图”,金拱镇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精心打造多个“口袋公园”,进一步优化村容村貌;新建硬化路和联网路工程项目23个共计12.062公里,同步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便捷;积极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极大改善项目区水土环境。
记者了解到,金拱镇正在“多点示范”上加快布局落子,已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建起了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如建成黄马、高湖、人形河省级美丽乡村点3个、前楼市级美丽乡村点1个、双河县级美丽乡村点1个。以其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连线成面成群。
全民参与构建新格局
金拱镇实施门前屋后“三包”明确到户的任务。门前屋后包干净整洁,门前庭院包绿化美化,对乱挂晒、乱占道等影响环境的行为有监督、劝说和举报的责任。
推行“三包”,落实奖惩是关键。该镇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获评“美丽庭院”的住户颁发奖品进行奖励,并利用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对其广泛宣传;对脏乱差问题严重的住户,公开批评,取消文明户评选资格。做到既有精神激励,又有物资奖励,充分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性,在全镇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卫生”良好氛围。
另外,镇党委政府注重加强引导,组织人大代表、驻点干部、12个村(社区)负责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互看互比互学”活动。每到一村,观摩人员都认真听取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采取措施、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存在不足等情况介绍。大家边走边看边聊,问经验、谈看法、找差距,在比较中红脸出汗、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和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
黄马村等示范点已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机结合,发动群众充分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形成拆除自家危房和清理房前屋后卫生主动干,环境面貌好坏大家评,环境卫生监督人人管的工作格局。
为打造宜业宜居、美化亮化的农村人居环境,金拱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打造一批示范点、示范线和示范区,通过抓点、串线、成片,促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实现“村村优美、处处整洁”的总体目标。
久久为功谱写新篇章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治质量,要在督查考核上动真格。对此,金拱镇突出抓乡村振兴权重,每年都会对村级党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每年开展一次村级党组织书记“述评比学”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才确保整得好、管得住。
金拱镇始终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出台了《金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补助办法》,规定在完成“五清一改”任务的基础上,推行“三化一改”,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体提升的自然村庄通过验收后按照每栋房屋1500元标准给予补助,同时整合四好农村路、水利等项目资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有保障。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自清,积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五年来,该镇坚持提升整治质量与提高治理能力并重,全面开展新、老206国道沿线“规建管”综合整治,新建集镇区污水管网10公里,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黄马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高标准实施大沙河治理工程,G206、S237连接线、永宁大道金拱段等重点道路工程如期竣工,实施“四好农村路”工程100余公里。绿化提升5.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20余盏,完成改厕2300余户。全面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殷洸楠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程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