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依楠
忽见枝头花叶如初,心中欢喜。思绪不知随风,行之几重山。转眼,于灯火处寻得一个大大的“人”字。
——题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却也让父亲满头黑发渐渐成霜,满脸皱纹千沟万壑。
我目睹时间的杰作,只觉心痛。是啊,纵然你有如山岳般的铜墙铁壁,纵然你有比海还深的天堑鸿沟,都挡不住时间铸就的那份沧桑。褐色的皮肤是紫外线的赠礼;微小的眼睛中,满满的都是对亲人的爱护;鹰鸟般的鼻子、象征薄凉的嘴唇,在他的面庞之上仿佛有了新的诠释,拳拳的都是对人的真诚与爱。
父亲是名水电工,专门负责厂子里的电路检修、电器维护。可别小看这份工作,不必说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关乎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就是正常的照明运转,已是生产效益的保障。于是,父亲仿若白昼的使者,披星辉斑斓将黎明甩在身后;于是,父亲俨然夜晚的守护神,戴明月皎皎把深夜一再延迟。父亲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安全生产,事无大小,一定要把安全工作做好!”这是父亲的原则也是底线。十几年如一日,父亲维护的生产线,从没有发生过事故,甚至是故障。工地上的工人,厂部的技术人员,乃至项目的经理,无不对父亲好评有加。而父亲总是说:自己没多大本事给国家、给社会做多大贡献,但求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是啊,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敬业精神,是用纯朴和善良铸就的为人之道。
亲戚朋友遇到了难事,他定是要帮一帮:夏天的深夜,一串电话玲声响起,是他好友的母亲生病住院,急需费用。父亲二话没说,伸手打过去两万元。两万元不多但也不少,似乎正是朋友之间最贴切的尺度,让夏夜的风中融进清凉的慰藉;陌生人遇到困难,父亲也定是要帮一帮:路上哭闹的小孩,他帮着哄一哄,电瓶车停放处,他帮着挪一挪。
爱出者爱来,福往者福返。是的,母亲就是看上了父亲的这份纯朴善良。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惹人艳羡的夫妻,然而他们的相爱之路却很不平坦。从一开始起,两家长辈就极力反对:一个南一个北,诸多不便。可即便这样父母也没放弃,他们的决心终感动了长辈。父亲与母亲的相遇相知相恋就像是:蝉与流云,不经意间相随流浪;荒草覆没的古井枯塘,恰好匀散一缕过往;晨曦无意惊扰了陌上新桑,回眸晨露流转。
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中,我悄悄地降生,却闹腾地生长。我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今天发烧,明天咳嗽的,经常是三更半夜地去看医生。每每这时,父亲总是用并不宽阔的背背着我去医院。趴在父亲的背上,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汗味,似乎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因为每每这时,我总感觉病轻了,甚至嚷嚷着不用去打针了。
记得那一天,我发烧很严重,仿佛人都迷糊了,热毒折磨着我,浑身好像要散架了。母亲一手抱着弟弟,一手给父亲拨打着电话,终是接通了。电话的那边父亲有些为难,说正是上班时间。可一个小时以后,父亲却回来了。父亲把我抱到车上,母亲抱着弟弟陪同父亲送我去医院。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嗔怪父亲:三十多公里的路,你开车这么快回来,多不安全啊。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长成少年。而在父亲的眼里,我依然是个啥也不懂的孩子。多少次我不经意间的一句矫情的小愿望,他也会尽力满足;多少回他送我上学到校门口,总是那一句:“爸爸就送到这儿了,在学校要好好的。”我不知道具体怎样是“好好的”,只能隐隐感知那是一份父爱。
他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但他一定是最爱我的父亲;他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但他一定是最爱妻子的丈夫。正如:雨天后的屋檐最适合风铃,铺满阳光的坡地最适合玫瑰。
风铃和鸣,我不敢说有现实童话,因为有他精心呵护;玫瑰余香,我不敢说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负重前行。不是所有的英雄都站在光柱里,反倒多是默默无闻,就像我的父亲,我敬佩的父亲,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总是于无声处默默付出……
作者简介:任依楠,女,13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中学七(5)班学生。
人生格言: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