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合肥大科学装置有望达到12个
  本报讯8月2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合肥市目前优化提升、在建、拟建和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已经达到12个,装置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合肥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且性能不断提升;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2个在建装置正在加快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先进光源等5个装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备选项目,正在谋划G60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工程。
  十年来,合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正从“创新高地”加速向“科创名城”蝶变。
  从创新能力看,合肥在世界区域创新集群排名已跃升至73位,全球科研城市位次跃升至第20位,合肥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从平台建设看,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建成、在建、拟建和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2个,装置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从人才集聚看,从2017年集聚“两院”院士82人到目前在肥服务两院院士达138人。从成果产出看,“九章计算”“铁基超导”“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成果相继问世,在量子信息、热核聚变领域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十年间,合肥市综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创新指标大幅跃升。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
  尹航徐菲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