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币”崩盘以后,市场又冒出了“大舅币”“二舅妈币”“草根二舅币”等,这些虚拟币借助“二舅事件”展开花式割韭菜。业内人士称,短命的“二舅币”展示了币圈的花式割韭菜,也反映了当下币圈的种种乱象。(8月3日《北京青年报》)
既然这些币圈都是割韭菜的一种方式,那就不能不引起警惕。首先,现在玩家太多,处于新老交替之间,外加一些网络平台推波助澜,在利益驱使下兜售发币教程,甚至宣称能为项目方提供专属网络、身份链、智能合约、共识机制、跨链交易、多链交互等多种开发服务。
其次,出现这些乱象,原因是币圈发币的成本太低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发币,只需要缴纳一笔上链和存储的费用——只需几百块钱,甚至有的链只需要100元就能搞定。这种非玩家之外的原因,本身就值得反思。
当前,我国已明令禁止虚拟货币的发行。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显示,代币发行就是“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等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虚拟货币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从法律角度说,无论是“二舅币”,还是“大舅币”,都是发行者通过虚拟币众筹的方式融资,都是利用了大家对“二舅”的同情心,本质上是没有任何信用保证的融资行为,类似于击鼓传花,是一种纯粹的投机行为,对此应及时干预、惩治,否则不仅会扰乱金融秩序,还容易被诈骗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金融稳定的背后是社会稳定以及民生稳定。这些币圈乱象,虽说是新事物衍生的结果,其间更有玩家的猎奇心理、盲目跟风心理作祟,但相关职能部门理应着眼于大局,拿出最大的责任担当,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不断强化监管,千万别让新玩法变新伤害。笔康/文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