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8月25日全省再次统一启动“惠民菜篮子”,保障中秋节市场供应
522家商超门店可淘“1元菜”
  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加上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如何让市民拎好“菜篮子”?合肥市发改委昨日印发通知,将于8月25日启动2022年中秋·国庆期间“惠民菜篮子工程”活动。事实上,这次“惠民菜篮子”启动是全省统一行动,参加惠民销售的商超门店共有522家,市民有机会淘到更多“1元菜”。
  8月25日全省统一启动
  近期“伏缺”高温,蔬菜等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为平抑我省“菜篮子”价格,保障中秋节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省发改委近日在全省再次统一启动“惠民菜篮子”。
  此次全省“惠民菜篮子”运行时间为8月25日至中秋节假期结束,参加惠民销售的商超门店共有522家,惠民销售品种不少于20个。其中,蔬菜品种不少于15个,销售价格将低于同类商品市场价15%以上;猪肉等其他农副产品不少于5个,销售价格低于同类商品市场价5%以上。
  连日来,芜湖、阜阳、六安、合肥等地纷纷印发通知,决定8月25日至中秋节假期结束期间启动“惠民菜篮子”。其中,芜湖市结合安徽省“惠民菜篮子”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将“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统一更名为“惠民菜篮子”。
  根据省发改委通知,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增加运行天数,增设“1元菜”等低价菜品种。
  记者注意到,合肥市此次“惠民菜篮子”运行将长达35天:第一阶段为中秋期间(8月25日至9月12日),计19天;第二阶段为国庆期间(9月25日至10月10日),计16天。参加惠民销售的商超门店多达190家,各定点门店毎天将推出不少于5个品种的蔬菜以低于1元/斤的价格供应市场。
  今年已经让利1.77亿元
  小菜篮,大民生。近年来,我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依托各地主要商超及社区门店运行“惠民菜篮子”,在重要节假日及突发事件期间,以低于市场价一定幅度向群众平价销售蔬菜等农副产品,为稳物价稳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平抑菜价。“惠民菜篮子”门店主要为大型商超及其连锁店,在政府引导下,采取“农超对接、直采直销”等形式,中间环节和成本费用较少,销售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据监测,“惠民菜篮子”销售的蔬菜价格普遍低于农贸市场同类商品价格30%以上,有效平抑了市场菜价。
  二是惠及民生。今年以来,全省5次启动“惠民菜篮子”,累计运行天数107天,目前已惠民销售农副产品7.9万吨,共让利1.77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生活压力,困难群众获得感尤为明显。
  三是促进消费。据有关部门调研,参加“惠民菜篮子”的商超在启动惠民销售期间,客流量比平时增加10%~20%,带动了其他商品销售,主动要求加入“惠民菜篮子”运行的商超增多。目前,全省“惠民菜篮子”门店数由开设初期100家左右增至528家。
  四是引导预期。在主要节假日、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及菜价大幅上涨等期间,及时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行,向社会发出政府稳控物价信号,对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徽经验”获全国推广
  “菜篮子”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10年运行,“惠民菜篮子”目前已成为我省稳物价、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去年,合肥“惠民菜篮子”入选全国保供稳价典型。近日,国家发改委又将安徽“惠民菜篮子”作为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创新做法向全国推广。
  2012年,我省依托大型超市及其社区门店开设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区、直销专柜,向群众平价销售“米袋子”“菜篮子”商品。10年来,我省持续加大“惠民菜篮子”推进力度,优化运行机制,不断扩大覆盖面,强化服务监管,推动机制化制度化运行。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惠民菜篮子”作为全省20项民生实事之一,纳入全省民生工程。省发改委出台的《“惠民菜篮子”运营实施方案》提出,2022年,各设区市在现有“惠民菜篮子”门店基础上,按照总量只增不减的原则,适当增加运营门店数量,每个市城区“惠民菜篮子”门店不少于10家。“十四五”期间,全省“惠民菜篮子”门店数量与城市规模、消费水平和价格调控需要相适应,实现各设区市城区主要商超及其社区门店全覆盖。
  “惠民菜篮子”保供稳价,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确保把民生实事办好,“惠民菜篮子”运行期间,全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将同步开展市场监测,加强市场巡查,督促有关经营单位认真履行保供稳价责任,确保惠民销售的商品品种、价格、质量等符合规定。
  张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