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引江济巢”抗大旱,凤凰颈排灌站“火力全开”

凤凰颈排灌站目前正在抢引江水,补充巢湖流域内河水源。(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因长江流域发生61年来最严重气象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水面面积较6月份已缩小3/4。那么,巢湖的情况怎么样?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巢湖蓄水量较常年偏少3成,合肥市正在实施今年第二轮“引江济巢”,凤凰颈排灌站每天抽引近2000万立方米江水,补充巢湖流域内河水源。
  “为应对旱情,我站开足马力,开启全部6台机组,以每秒220立方米的流量,每天抽引近2000万立方米江水,补充内河水源。”月24日上午,安徽省凤凰颈排灌站管理处副主任孙运平说。
  凤凰颈排灌站位于长江北岸的无为市境内,是目前全省单站流量和装机容量最大的泵站,也是巢湖流域唯一有效的抗旱取水口。据孙运平介绍,凤凰颈排灌站将长江水引入西河,在西河上游通过兆河闸与巢湖相连,从而保障巢湖流域用水。
  凤凰颈排灌站开足马力“引江济巢”,只因合肥旱情加剧。
  7月1日以来,持续高温天气炙烤江淮大地,合肥市平均降雨量仅11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蒸发量却高达200.2毫米,较近10年平均偏多1倍。与此同时,河湖库蓄水量持续减少。其中巢湖蓄水量较常年偏少3成,西河、丰乐河等主要河流水位较常年底1~3米。
  8月14日,合肥市实测土壤平均相对湿度55.3%,土壤失墒较快,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偏低。8月15日,合肥市水务局升级发布干旱黄色预警。
  据了解,凤凰颈排灌站正在执行的是今年第二轮“引江济巢”任务。本轮“引江济巢”从8月8日开始,目前凤凰颈排灌站每天抽引的江水相当于10个天鹅湖的蓄水量,每天向巢湖流域提供约1900万立方米水源补给。
  凤凰颈排灌站管理处机电科科长梅胜向记者介绍,8月8日该站奉命开启3台机组抽引江水抗旱,11日起6台机组全部开机,全力抢引江水。截至8月23日8时,该站城乡供水和作物浇灌等用水需求。
  事实上,合肥市早在部分地区旱象露头时,就实施了今年首轮“引江济巢”。
  7月8日至28日,凤凰颈排灌站根据调度命令,抓住长江干流外水较高的时机,先后两次开闸抢引江水入西河,共自流引江水2.2亿立方米。“当时长江水位高于内河,只需开启闸门,即可让长江水流入,也叫自引水。”梅胜说。
  据统计,首轮“引江济巢”共引江水3.04亿立方米,其中引入巢湖1.24亿立方米,相当于有效减少巢湖水位下降
  据8月23日气象干旱监测,合肥市仍属重度气象干旱地区。鉴于当前干旱防御形势,合肥市已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旱情监测分析预警、蓄水保水、供水调度等工作,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作物浇灌等用水需求。
  “面对如此严峻的旱情,我站干部职工‘四班四运转’,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设备巡视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泵站机组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尽最大努力抢引江水,补充内河水源。”孙运平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