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美好安徽什么样?除了“经济强”“格局新”“活力足”“百姓富”,还要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8月24日,省委宣传部召开“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效,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这十年,我省坚持高位推进,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亲自担任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组织成立12个领域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开创性建立省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各地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环保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行动。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这十年,我省坚持聚力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明显增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环境治理,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7%;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总体水质优良比例较2012年上升10.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由11.4%下降为零,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屡创新高,2021年达93.4%,天朗气清、山清水秀时常成为朋友圈的靓丽风景。
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快
这十年,我省坚持源头发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快,引导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十年来,全省碳排放强度降低了21.3%;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20%。全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6.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由2012年34.8%、18.1%提高到2021年的45.7%、41%。水路运输量一直排名全国第1位,在全省公路、铁路、水路三大运输结构中占比达35.81%。
“三大保卫战”纵深推进
这十年,我省坚持迎难而上,“三大保卫战”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力度持续加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省攻坚克难,加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了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十年来,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淘汰,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水泥行业地方标准全面执行,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注销老旧车辆近98万辆。为了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十年来,纵深推进长江保护修复,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92.7%,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巢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淮河干流水质优于Ⅲ类;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水质优良比例始终保持100%;城市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990万吨/日,污水管网总长近3万公里。为了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十年来,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均实现安全利用。
绿色生态屏障织密筑牢
这十年,我省坚持生态优先,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绿色生态屏障织密筑牢。率先探索的林长制经验推广到全国,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圆满完成新安江生态补偿三轮试点后,启动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吨好水,新安江模式在全国其他10个流域、15个省份复制推广。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十年禁渔”严格落实,水中国宝长江江豚逐嬉皖江,鸟类国宝东方白鹳展翅巢湖,扬子鳄扩繁到1.4万余条。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多姿多彩的生态名片靓丽夺目。
保障经济发展坚定有力
这十年,我省坚持服务大局,保障经济发展坚定有力,为企优环境氛围更加浓厚。生态环保领域4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30%左右,企业时间成本极大节约。开展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试点,项目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动态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专人对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制定22条措施助力稳经济,生态环境多要素服务保障项目早落地。结对帮扶企业2931家,及时解决700多个企业反映的问题。实施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制度,115起行为免予处罚。2317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减少现场执法检查5687次。建立起企业多年所盼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全面实施10年内非营运车辆环保免上线检验改革,已有32万车主得实惠。汪玉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