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台风天“官方带娃”是一次好示范
  受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影响,昨天(9月14日)宁波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一天。娃停课了,家长要上班,怎么办?“台风天,我们来帮你带娃”,街道社区纷纷伸出援手。昨天,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白龙社区以镇红·邻里中心的“幸福学堂”为载体,开启“官方带娃”模式,为辖区学生提供休假好“趣”处,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9月15日《宁波日报》)
  台风来袭,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这样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台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专门去找一家托育机构托管孩子也不太现实。街道社区伸出援手来帮忙,开启台风天“官方带娃”模式,被认为是“借助未来社区建设做好居民服务的一个有力尝试”。相关街道表示,“这一模式将作为常态化工作在社区和街道展开。”
  上有老下有小,既能享受天伦之乐,也要体会幸福的烦恼。在建设未来社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为解决“一老一小”问题进行不断探索,推动公共服务优质普惠进社区,满足民生需求,构建居民幸福共同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未来社区和一般社区有什么区别?按照宁波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未来社区与一般社区最明显的差异在于,未来社区将配备大量的公共配套设施,例如邻里中心、托幼养老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能够较好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如果说,建设未来社区需要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搭建一体化智慧服务系统的话,那么,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集成,让居民充分体验未来社区的便捷智慧数字化生活,就需要用心打造,努力把未来图景转化为幸福实景,从而更好地体现未来社区的软实力。
  台风天“官方带娃”是未来社区服务提升的一次好示范,既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社区宜居宜业的美好样本,也让我们体会到持续推进未来社区高质量、普适化建设的紧迫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未来社区,及时解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生痛点,不断丰富社区生活场景和服务,才能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真正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郑建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