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红盐”登上网络热搜。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连日来探访合肥一些商超,发现食盐品种、价位很多,其中有一款标注为“粗粒海盐研磨瓶(食用盐)”的进口瓶装盐,82克售价30.8元,按规格折算,这比500克的普通袋装盐贵了几十倍。“食盐基本成分都是氯化钠,高价盐在成分和功效上与普通食盐差距不大。”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营养科营养医师李远碧提醒,普通百姓不必盲目追求“网红盐”。
【探访】食盐售价差距很大
9月20日下午,在合肥南二环一家大型超市,食盐货架上放得满满当当。记者注意到,袋装盐售价从2.3元到6.9元不等。其中,2.3元的显示为“精制盐加碘”,规格为500克。最贵的为一款“雪花盐”,规格200克6.9元,显示“精制海盐加碘”。此外,还有纯精岩盐、海藻加碘盐、日晒自然盐、低钠盐等品种,售价多在3元左右。
在货架顶层,记者看到了多款罐装盐。其中737克的无碘盐、加碘海盐售价分别为28.7元、24.9元,瓶身显示“源自于美国的百年品牌。”同品牌的另一款瓶装盐仅82克,瓶身显示“粗粒海盐研磨瓶(食用盐)”,售价30.8元。将该规格折算下来,比两三元钱一袋的500克袋装盐要贵几十倍。
在望湖东路一家超市,食盐品种相对较少,均为袋装盐。最贵的售价为6.8元,规格320克,标注为加碘生态食用盐。最低的为一款“晶纯食用盐”,规格500克,售价2元。
9月21日,在绿洲东路一家超市内,记者看到食盐选择很多,从7.8元225克的袋装竹盐,到32.8元82克的进口瓶装盐可选。
【热议】“网红盐”是否值得买?
记者梳理发现,售价高的“网红盐”,不少标注为进口,强调原产地、天然等卖点。“这是进口的,做牛排什么的用。”问及售价,超市一名理货员告诉记者。而在新西兰有机灰盐的描述中,除标称“原装进口外”,还称“天然鲜咸粗细随心”,源自新西兰纯净海域,天然日晒,保留海盐自然鲜咸口感,富含微量元素,更易于人体吸收。
售价为198元的“未加碘天山岩盐”,同样标称“原生态无添加无污染”,并介绍天山岩盐源自新疆天山,经四千多万年变迁自然结晶而成,经人工开采、手工精选而成,属调味佳品。
而在分享平台上,不乏对各种“网红盐”的分享:喜马拉雅盐矿制品是“颜值担当”,自带粉色光泽,又有玫瑰盐、粉盐、水晶盐之称,富含84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此外,还有盐之花、波斯蓝盐等各种推介和品质对比。
“都是氯化钠,能有啥不一样?”“智商税,智商盐!“也不完全是智商税,比如吃牛排现磨盐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增加口味的层次感。”对于这种现象,网友们讨论热烈。
【观点】成分功效相差不大
“食盐的基本成分都是氯化钠,高价盐在成分和功效上与普通食盐差距不大。”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营养科营养医师李远碧表示,特殊的色泽是因为可能含有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例如粉盐可能含有铁和钙,蓝盐可能含有钾,黑盐可能含有活性炭。”
此前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针对市场上的井盐、海盐、湖盐、岩盐只是来源不同,不同产地、形态、成分的食盐风味上可能存在差异,但从营养角度来说,这些微弱差异并不会带来生理方面的健康影响。
“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主要依靠均衡膳食。”李远碧告诉记者,摄入适量的肉类、鸡蛋、奶及奶制品,所摄入的矿物质远多于几克盐能提供的。“以铁为例,人体消化利用率更高的是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而不是非血红素铁、无机铁。”她分析认为,价格高的“网红盐”,可能因产地遥远,产量小。
李远碧也提到,粉盐等特殊粗盐所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能确实能提供一定的风味,“但是对食材、烹饪方法和品尝者也有一定要求,所以普通百姓可以尝鲜,但不必盲目追求。”
【提醒】每日吃盐不超5克
记者采访了解到,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为“‘三减三健’健康相伴”——减盐、减油、减糖,倡导公众口味清淡,控制盐油糖,提出“每日盐不过5克”等建议。
那么,生活中如何科学用盐?李远碧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都是成人一天不要超过5克盐,“普通人群可以选择低钠盐,减少钠的摄入。特殊人群如肾脏病患者,不要选低钠盐,影响钾代谢。甲状腺疾病患者,不要选择碘强化盐。”同时,李远碧介绍,烹饪时快起锅或起锅后再加盐,或选择少量蘸料蘸食,尽量使盐等调味品停留在食物表面,达到美味又控盐。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