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今年首批野生鸳鸯飞抵淮南过冬
  本报讯9月21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淮南市大通区鸳鸯湖看到今年第一批来此越冬的5只鸳鸯。最近几年秋冬季节,会有大量野生鸳鸯飞来越冬,鸳鸯湖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
  淮南鸳鸯湖之前并没有名字,只是一处因采煤沉陷而形成的水塘。随着水塘越来越大,便形成了一个湖。在湖中心有不少沉入水中枯死的树木,树木上端的枝干露出水面。从2017年底开始,有野生鸳鸯不远千里迁徙到此越冬,当地市民便把这里取名“鸳鸯湖”。
  随着鸳鸯湖知名度不断提升,当地政府将此处建成了大通区鸳鸯湖健康主题公园。昔日满目疮痍的沉陷区,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鸳鸯湖因此成为淮南网红打卡地。
  “每年10月底前,越冬的野生鸳鸯会陆续飞来,到冬季食物缺乏的时候,淮南爱鸟人士会经常来看看,撒一些鸟食喂鸳鸯,让它们能够安然过冬。”9月21日下午,淮南一位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他最近几天都来鸳鸯湖观察,直到9月21日才发现有鸳鸯,每年最多的时候能有200只左右鸳鸯在此繁衍生息,到第二年4月离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用望远镜观察整个湖面,发现在湖中心枯树干上有5只鸳鸯,其中一只为公鸳鸯,另外4只是母鸳鸯。记者在拍照过程中,发现公鸳鸯和一只母鸳鸯向东游走,后面紧跟着一只母鸳鸯,像极了一家三口在湖中畅游。
  随着鸳鸯湖的名气越来越大,引起了当地政府关注,并组织生态专家研究制定保护措施。记者注意到,鸳鸯湖南岸已建有环湖步道,旁边种上了绿植,很适合市民悠闲游憩。在鸳鸯湖畔还有橡树林,由于橡树的果实有药用价值,过去曾有人在秋冬季节采摘。“橡树林树干高大、葱翠茂密,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氧吧,橡树果实也是鸳鸯钟爱的美食。”爱鸟人士陈先生说,为了让鸳鸯在冬天有食物,当地政府特意在湖畔边设置了警示牌,严禁捡拾售卖橡树果实。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