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肥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2.8亿元,全县快速路密度只有14%,城镇化率35%,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大县”;如今,肥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811.4亿元,全县快速路密度提升到41%,城镇化率增加到72%,成为一座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肥东从“百强县”开外,到跻身全国“百强县”中游的黄金十年。
“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
十年来,肥东经济总量连跨五个百亿级台阶,经济总量十年增长2.3倍,是因为肥东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持续招大引强培优,以重大项目推动产业格局全面重塑。肥东十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00余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余个。
十年来,肥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7亿元增长到55.8亿元,年均增长9.6%;税收收入由28.3亿元增加到72.5亿元,一跃成为全省县域榜首;固定资产投资由208.8亿元增长到396.7亿元,是10年前的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3.5亿元增长到315.5亿元,增速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铁路网密度居全国县域前列
产业发展的同时,肥东全力开展大建设。十年来,重点市政项目投资15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八大前投资总和的3倍多,为全面融入合肥主城拉开了框架。
在交通上,快速路网与主城区实现等高对接。合肥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市政道路包公大道高架将于国庆通车,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龙兴大道高架加快实施。城市快速路里程从零开始增长到目前的31公里。
当前,肥东从南到北有2条高速、2条高架、2条快速路、4条主干道直通主城区。“十四五”期间,将新增高速道口11个,实现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新增合福、南环线、商合杭三条高速铁路,拥有肥东站、长临河站、八斗站(在建)3座高铁站,县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1公里,铁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另外,安徽省目前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A1类通用机场白龙通用机场将于今年底通航试飞,地铁2号线东延线将于明年年底提前通车。2023年,肥东县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同时拥有高铁、高架、高速、地铁、通用机场的县。
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要成为一座真正的“新兴城市”,必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此,肥东每年确保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肥东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十年全县新增人口超1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方面,肥东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安师大附中、合肥一中、四十八中、师范附小等一流教育资源合作办学,10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新增学位4.6万个。
医疗健康上,肥东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13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使用,10年间实现床位数翻一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提升至5.15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