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二环工程经过10次节点改造建设实现全面贯通,其中早期4项局部节点改造,为畅通二环的全面建设埋下“种子”。
2009年7月,作为畅通二环的先遣项目,西二环-长江西路立交工程随同长江西路高架开工建设,节点采用部分互通立交,长江西路主线采用高架型式,西二环主线采用下穿型式,并设置东向北、东向南、西向北3条转向匝道。工程于2010年9月完工,实现了西二环南北向及主要转向交通的快速化,并为轨道2号线的建设预留条件。
2011年7月,南二环(匡河路-齐云山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政务区交通瓶颈南二环怀宁路大转盘和南二环潜山路大转盘成为历史。2011年12月,工程完工,改造后下穿通道延长一倍多,实现了全程无红灯快速通道,缓解了南部片区交通压力,对串联组团间的衔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11月徽州大道互通立交开建,高架桥与地面道路及南二环下穿隧道实现四层立体交汇,“中国结”布局造型优美气势磅礴,2012年10月顺利通车,实现了“人、车、路、环境”四者完美结合,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滨湖新区以及高铁南站的交通要道。
2014年4月,畅通二环(西南环)樊洼路节点、集贤路节点改造工程开建,拉开了畅通二环工程建设序幕。工程全长7.9公里,新建1座一般型立交(樊洼路节点)、座枢纽型立交(集贤路节点)、座人行天桥。2014年12月,工程完工。
2014年4月,畅通二环东至路、桐城路、望江路节点开工,东至路节点采用双向四车道桥梁上跨南二环,桐城路主路通过高架桥形式上跨南二环,地面辅路与南二环辅路平交。2014年12月竣工,节点的改造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之后畅通二环南环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4年11月,郎溪路开工建设,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主线设计时速80公里,高架桥全长6.03公里,包含一座特大桥(南淝河大桥)和三座互通立交(北京路立交、南淝河路立交、裕溪路立交)。2020年8月全线通车。
2016年,建设包河大道互通立交,采用主线上跨、地面灯控平交、南二环主线双6下穿的三层交通体系。2018年12月顺利完工,成为畅通南北的枢纽。
2019年3月,畅通二环北环西段西二环至合武铁路开工建设,翻开了合肥北部环线路网建设新篇章。西段高架于2020年6月建成通车,2020年4月,中段及东段高架施工,2021年7月东段高架建成通车,实现北二环高架全线通车,驾车从西二环至二十埠河,10公里高架快速路仅需10分钟。
2020年12月,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开工建设,西起潜山路,东至包河大道,全长12.6公里,主要由金寨路、合作化路、宿松路、宁国路等节点组成,“合肥战队”经过289天的持续推进,2021年9月高架桥顺利通车。这一西南部最大“堵点”成为最大交通“亮点”。
作为畅通二环的收官之作,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于2022年1月8日开工,2022年10月1日放行,历时仅9个月,又一次见证了“合肥速度”。据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