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重庆江边再现长江鲟身影
  9月26日,“重庆一男子疑似钓到长江鲟”的消息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引起热议。记者与这位“钓友”邓先生取得联系。邓先生回忆道,月23日下班后,他出于业余爱好到重庆白居寺大桥下钓鱼,晚上8点多,在桥下的长江水道里钓起了这条外形不同寻常的鱼。9月27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何滔副教授告诉记者,根据视频判断,该男子钓到的的确是长江鲟,且有很大概率是人工放流的个体。
  钓友:疑似钓到长江鲟引来围观
  “重庆这边钓鱼的人比较多,一般钓上来的都是鲫鱼、黄辣丁这些,像这种鱼我还是第一次见。”邓先生说,他大概能认出这是鲟鱼,但又跟菜市场、超市里能买到的鲟鱼很不同,当时以为是世界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中华鲟。“我一钓上来,旁边的钓友全都围过来了,有的人就帮我拍视频,然后就(把鱼)放掉了。”在视频中,记者看到,被放生的鱼摆动尾鳍,游回了河道深处。
  事后,邓先生对照视频和网上的资料图片发现,这条鱼跟已被列入“野外灭绝级物种”的长江鲟非常相似,“它的花纹很明显,背脊上面的‘骨头’都是白色的,像外星生物一样,鳃和尾巴的样子也是很少见的,应该就是长江鲟。而且从个头来看,至少有三四十厘米长、大约一斤重,应该也不是放生的。”不过,邓先生说,截至26日中午,尚未有相关部门与他联系,暂不知道权威的鉴定结论。
  记者了解到,长江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与中华鲟、白鲟同为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贵鱼类,有“水中国宝”“水中活化石”之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今年7月发布的更新报告中,长江鲟被列入“野外灭绝级物种”。
  专家:大概率是人工放流的个体
  9月27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何滔副教授告诉记者,根据视频判断,该男子钓到的的确是长江鲟,且有很大概率是人工放流的个体。何滔向记者解释称,长江鲟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是杂食动物,主要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底栖生物等。它们的成体大约有1米长。而本次钓到的长江鲟,大概率是人工放流的个体,“因为长江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也就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在长江鲟放流之前,在野外已经很久没有找到过它的身影了,已被宣布‘野外灭绝’”。
  何滔表示,根据长江鲟的自然生活史,它曾在长江重庆段的一些支流和河口地区索饵,即觅食。所以当重庆上游地区对长江鲟进行放归后,这些鲟鱼便有可能来到长江重庆段稳定下来生活。这也可能是近期频频有人钓到长江鲟的原因。
  何滔说,他已经在长江上游区域进行生态监测10年。近几年,在人工放流和长江禁渔政策的双重保护下,能监测到的长江鲟明显变多,个体也越来越大:“这让我十分惊喜,也希望未来能在繁殖季节,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监测到长江鲟的产卵行为。或者沿江而下,能看到一些自然生长的仔稚幼鱼小个体。作为科研工作者,非常期待未来有一天长江鲟能在野外自然繁殖并建立种群。”南方都市报记者侯婧婧杨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