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却为了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他们就是合肥市丁元春教育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成员们。2019年5月,合肥市丁元春教育名师工作室正式授牌,三年多来,工作室成员百花齐放,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骨干。从无经验、无围墙、无约束的“三无”团队,到如今有成长、有立场、有成果的“三有”团队,工作室在助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并为“学在合肥”品牌建设和数学学科“教学改进”贡献了原创智慧。
从“三无”到“三有”的逆袭
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校长丁元春已坚守讲台14载。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做好一名校长?十余年来,丁元春在追寻答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丁元春深知,在教育工作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2019年5月,合肥市丁元春教育名师工作室正式授牌,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丁元春与工作室成员们一起研究、分享,如今,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合计已达到30名,越来越多的教师从舒适区勇敢地走了出来,许多固有的观念在学习中被重塑。
无经验、无围墙、无约束,这是丁元春名师工作室成立伊始所面临的“三无”状况。
那时候,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即使是领衔人丁元春,也只是从教十余年的青年教师。工作室对成员老师无约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如此,工作室的活动无围墙,除了工作室成员,其他老师同样可以参与其中。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周洁成为一名数学教师,从校园到校园、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让她遇到了很多困难。得知丁元春名师工作室成立后,她作为“编外学员”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丁元春也会通过教研、磨课等活动,为周洁进行“手把手”的指导。经过长期努力,周老师荣获“部级优课”,并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展示。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三无”团队,经过短短三年多时间的发展与沉淀,成为一支有成长、有立场、有成果的“三有”团队,实现了从“三无”到“三有”的完美蜕变。
从区级到市级,从市级到省级,从省级到国家级,近年来,工作室领衔人丁元春在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安徽省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了“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合肥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还先后被聘为“合肥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授课专家”“安徽省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带教导师”,被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多所院校聘为授课专家。与他一起成长的还有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以及学员们,过去两年来,工作室成员所获各类奖项达128人次。其中,席贻霞、蒋蓉蓉等6位老师分别荣获“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和“合肥市骨干教师”称号;在2019年“一师一优课”活动评选中,周洁、李晓璇等10位老师分别荣获“部、省级优课”。过去三年,丁元春和成员共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5项。
从“一件事”到“一片天”的跨越
名师,归根结底是课堂的名师。多年来,丁元春名师工作室深耕教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成长。
白静是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加入丁元春名师工作室之后,她逐渐打开了教学思路,追求最真实的课堂教学。“教师其实是一种辅助的角色,应当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当中,探索新型的大老师+小老师的‘双师学堂’模式。”白静说,与工作室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提升,自己收获良多,工作室成员几乎每月都会进行专题研修活动,不仅如此,工作室还进行资源整合,以线上讨论、专家诊断和主题“辩课”等形式让成员的学习更加高效。
如果说丁元春名师工作室从“三无”到“三有”,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那么,围绕一件事、专注一个项目的定制化研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像这样专注做好每“一件事”,撑起了教师成长的“一片天”。
丁元春是省级课题《基于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大数据的教学改进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在2021年3月举行的结题预备会上,工作室课题改进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对于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他带领大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课题研究调整的具体要求,成员们之间也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交流学习的气氛十分热烈。白静在该课题中担任主要成员并结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能够参与这样的省级课题研究,对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白静认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幸运的是,在这条道路上,她和同事们遇到了丁元春这样的专家型教师。
在丁元春名师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省级课题研究,以及各类教学研活动,在不断的读、写、研中,达到学习共创的目的。
一直以来,丁元春始终坚持和教师一起读书、一起分享、一起研究。2019年8月,丁元春名师工作室举行了首期“为师”读书会活动,何为师?为何师?为师何?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多年来,工作室成员紧紧围绕“学习·共创”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行走在“真实学习”课堂变革的研究路上。丁元春认为,要进一步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全面解放思想,以“共创”来引领发展,用“共创”去描绘未来。
从“一群人”到“一个梦”的追寻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丁元春深知,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根本”,十余年来,他坚守在教学一线,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探寻数学教学的真谛。
丁元春所在的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地处老城区,规模较小。但在他看来,只有“小”学校,没有“小”教育,近年来,他不断突破学校空间限制,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大的舞台。与此同时,他也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寻求突破:工作室成立以来,主动担当起培养“瑶海名师”的重任,在市级层面更是主动作为,被合肥市教育局聘为“合肥市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助力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正是有了这样一位数学教学带头人,丁元春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吸引了许多数学教学骨干加入其中,逐渐从“一群人”凝聚成“一个团队”,并辐射引领了合肥市乃至全省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在安徽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端培养项目中,丁元春助力国培,带领来自安庆、铜陵、亳州、六安、宿州五市的12名骨干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在合肥市小学数学教师集中培训中,他以“破译课堂‘黑匣子’——‘真实学习’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与老师们深度交流;同时,他还应邀走进山东开展“名师大家进校园”活动,为浙江省300余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现场授课……此外,丁元春名师工作室还与其他名师工作室进行联动,为广大教师搭建起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的互动平台。通过该平台,丁元春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能量,走近每一个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以智慧为依托,怀揣梦想,踏上新的征程。
“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当老师很简单,实际上这份职业不仅需要终身学习,还需要广泛涉猎。”杨宇现任合肥高新中加学校教学处主任,加入工作室后,他发现,成员们之间相互学习探讨,共同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难题,相较于以前的“单打独斗”,这样的氛围让他感到“可遇而不可求”。近年来,杨宇荣获第五届高新区中青年教师一等奖、合肥市小学数学创新命题比赛一等奖,先后被评为高新区优秀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等。
据统计,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丁元春和成员在国家级以及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篇,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真问题真研究》出版发行,《指向真实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研究成果也将于2023年正式出版。而在不远的将来,丁元春和他的团队还会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名师工作室的生活是充满挑战的,更是幸福的。他会继续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研之路。汪玉茹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