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中小学游泳课“游”得怎么样?
记者走访发现我省已有不少学校开设游泳课,但场地条件、师资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游泳课进校园”“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游泳”,近年来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今年7月底公布的《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拟将游泳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与此同时,在《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也明确将持续推进游泳项目进校园。那么,我省中小学游泳课开展得怎么样?应该怎么教?存在哪些困难?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现场:“旱鸭子”变身“小鱼儿”
  准备活动、基本动作练习、下水学习……10月11日下午,记者在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看到,该校恒温游泳馆内,七年级(7)班的50名学生正在接受游泳训练。
  该游泳馆负责老师、课程教练员胡建向记者介绍,该校把游泳纳入必修课程。上半学期是三年级学生上课,下半学期是七年级,每个学期课程共有16节,一节课90分钟。该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其中一边有1.5米深;另一边经过垫高后为1米深。“水温常年保持在30℃左右,考虑到小孩子前期学游泳运动量比较小,所以温度较高。”
  当天,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校游泳课程由学校自己的专业教练进行授课。“学校共有7位游泳教练,都是持救生员证和教练员证上岗。”胡建告诉记者。
  “知道学校开设游泳课,我很兴奋,在学游泳过程中让我产生了兴趣,老师教学认真,我感觉到自己已经学得比较好。”七(7)班的朱俊超告诉记者,他此前没有游泳经历,第一堂课下水游泳感觉有点害怕,经过向教练请教学习后逐渐适应。
  那么,游泳课教学和考核如何进行?胡建介绍,第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水性,消除恐惧心理,在玩耍中培养水性。课程教学集中在自由泳,期末考核要求是男生自由泳50米,一来一回能换气,动作标准。
  现实:课程成效显著但运营不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合肥经开实验学校启动建设游泳馆,2020年9月建成使用,总面积2500平方米,耗资1000万元。
  学校副校长刘洋介绍,当初学校扩建新楼时想为学生开设不同于常规的体育项目,综合考虑后选择游泳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游泳课是全员参与的必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刘洋说,防溺水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游泳和自救,开设游泳特色课程很有必要。
  采访中,刘洋表示,该校的多数学生没有游泳学习基础,对此学校提出分三个梯队培养,首先是游泳课进课堂,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第二个梯队是游泳社团;第三个梯队是遴选有天赋、身体素质好的孩子组成游泳训练队。
  游泳训练队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今年合肥经开区第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该校取得小学乙组男子接力团体第一、女子接力团体第二,初中女子接力团体第二、初中男子接力团体第二的可喜成绩。
  不过,课程成效显著的背后,是学校的“负重”坚持。据了解,该校游泳馆一天的电费需要2500元,还有消毒、换水等其它费用导致游泳馆的运营成本相对有点高,学校为了这门课程在努力支撑。目前,学校正向相关部门申请专项经费,希望以此缓解资金压力,将这门课程继续开展下去。
  调查:有的学校尚不具备开课条件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不少中小学已依托社会资源开设游泳课,包括与校外经营性场馆、省游泳馆、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等合作开课。比如:2014年,西园新村小学积极拓展校外优质资源平台开设游泳课程;2015年,逍遥津小学成为合肥市首个一校两区同步开展游泳进课堂的学校,并把“游泳进课堂”作为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合肥市育新小学、红星路小学、巢湖路小学等学校也坚持开展“游泳进课堂”活动。
  除合肥外,安徽其他城市也有学校将游泳纳入了必修课程,如宣城的阳光中学、六安市裕安区佛子岭路小学等。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学校的游泳课面临着观念、场地和师资三大困难。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游泳馆、游泳池,不具备开展游泳课程的条件。还有一些有游泳池的中小学出于对安全问题的顾虑,也没有开设游泳课程。另外就是受限于编制和学科师资结构,每个学校体育老师本就不多,足球、篮球、田径、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又繁多,游泳专项体育老师不足。
  对策:多渠道助力才能“游”起来
  事实上,让游泳课进校园呼声一直都在。那么,安徽的中小学生们何时能盼到走进“课程表”的游泳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安徽就在部分地区开展青少年校外培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试点开设游泳课。为了游泳课进校园,合肥一直鼓励各个学校深入挖掘社区资源,“有场地的只需要考虑运营方式的问题,没有场地的我们只能另想它法。”合肥一所借助安徽省体育馆游泳馆开展游泳课的学校老师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徽各地学校开设游泳课程主要有三种方式,常见的如合肥红星路小学、巢湖路小学等学校主要利用周边的游泳馆开设游泳课;第二种是像合肥经开实验学校这样直接投资在学校兴建了游泳馆开课,这样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第三种就是成立游泳俱乐部,以俱乐部活动的形式开展游泳教学。只有这样,游泳课才能真正“游”起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