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淝河“四度党建”交出新时代基层党建新答卷
  高举一面旗、守住一颗心、永葆一份情。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推深做实“四度党建”,聚力实现政治引领有高度、社区治理有力度、为民服务有速度、邻里和谐有温度,用一场华丽蝶变,打开了一幅幸福生活新图景,交出了一份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淝河答卷”。2022年淝河镇党委荣获“合肥市先进党组织”称号!
  政治引领有高度
  “红色理响”讲好“新淝河故事”
  连日来,淝河镇的“红色理响”宣讲团深入居村,通过十余场精彩的宣讲和解读,掀起了淝河镇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高潮。
  “治国理政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作为党员,我们要认真学习精神要义和深刻内涵,并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红色理响”宣讲团成员丁冬茹说道。
  “党员干部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淝河镇党委书记吴成兵看来,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基层工作的全领域、各方面,才能凝聚向心力。特别是在思想建设方面,淝河镇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推进工作。
  为了让新思想传播更有吸引力,淝河镇“红色理响”宣讲团18名宣讲员深入基层,传播新思想,讲好淝河故事,同时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微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宣讲团开展线下宣讲120余场,录制推出微视频60多期。
  除了抓好思想引领,淝河镇还进一步强化组织引领,建立党支部覆盖小区(网格)、党小组覆盖居民楼栋的“双覆盖”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建立跨行业、跨单位党组织协商议事机制,进一步整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党建资源,通过共驻共建、双向承诺、双向评议等方式,打造大格局、大协调、大服务、大保障的区域党建联盟体。
  目前,镇级“四度空间”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开放,各个村居分中心有序铺开,1+9+N”先锋阵地矩阵规模初具。
  社区治理有力度
  “小管家”充实基层治理“大力量”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今年9月初,刚刚大学毕业的沈文曦和其他十几名大学生在淝河镇上岗,成为“社区小管家”。
  他们拿着小喇叭,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当起了志愿者;他们协助综治部门,当起了全民反诈宣传员;他们帮助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当起了信息登记员……短短一个多月,小管家们深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写在书本上的话语,更要落实到基层的日常工作中。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最小的城市单元,如何聚焦高效能,让社区治理有力度?
  淝河镇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将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热心党员居民纳入小区党组织体系,楼栋长、治安员、调解员、监督员等组成的“多长多员”队伍,壮大了基层治理力量。
  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打造红色物业议事厅,建立健全小区“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楼栋内问题,由楼栋长召集党员中心户、居民骨干协商解决;小区内问题,由小区党支部召集楼栋长、物业企业、业委会负责人协商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努力让基层成为社会矛盾问题的“终点站”。
  为了让党建工作在基层开展得更扎实,淝河镇党委还向小区党支部派驻党建指导员,参与基层治理。大学生“社区小管家”上岗后,淝河镇不仅安排社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一对一”帮带,还在居民中选拔了一批热心社区治理的党员成为“红色小管家”,充实社区治理团队。
  随着网格化管理在淝河镇全域推行,基层治理网络进一步织密织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
  为民服务有速度
  “党群服务圈”让群众“家门口”享服务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在淝河,与百姓利益相关的工作,都按下了“快进键”。
  郎溪路高架与唐模路交口东南角,一座现代化住宅绿意融融,安百苑C区2000多套安置房迎来主人。巢湖南路与甘棠路交口,东城名郡安置房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除了880套安置房,还配备一所15班制幼儿园和七千多平方米配套用房。
  “项目在2020年初启动后,先后遇上疫情和汛期,在克服了多重不利影响后,我们努力组织复工复产,抢抓施工进度,最终圆满完成了交付任务。”包河区建发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正在实现的“安居梦”,还有快捷方便的高品质生活。淝河镇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牵引,推进公共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让群众服务就近享、事项就近办。
  “我们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综合文化站、居民驿站、阅读空间、便民服务中心等各类阵地资源,在小区、楼宇、商圈等处建立党群服务驿站。”淝河镇党委委员张婷婷表示,通过“一站式”公共服务、“菜单式”便民服务、“项目式”志愿服务,最终形成“中心驿站10分钟党群服务圈”。
  借助党群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淝河镇还引进专业机构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
  平台汇聚日间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及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信息,实现相关养老服务一屏查询、一键直达。淝河镇也因此获评2021年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是合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街镇。
  邻里和谐有温度搭建平台让“陌邻”变成“睦邻”
  每隔一段时间,关镇村的老党员李家海就会到党群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免费理发。左手拿梳,右手拿推,技艺娴熟,获得老人们点赞。
  在老官塘社区,年轻党员、医生倪永兴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义务为居民量血压、测心率,普及健康知识。
  中秋佳节,葛大店社区组织“中秋话邻里共度佳节欢”手工制作灯笼的活动,社区居民围坐一起,边做灯笼边聊家常,一派和谐之景。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样的场景在淝河比比皆是。淝河镇放大党建引领“乘法效应”,探索新型睦邻治理体系,打造温馨、和谐、美好宜居社区。
  为了深化邻里感情,缩短“心距离”,淝河镇组织楼栋邻里互助结对,织密小区“互助网”。常态开展党群家访,发放《红色家书》,引导党员居民到小区党支部报到,特别是引导医生、护士、律师等具有专业特长的热心居民在楼栋注册,发挥邻里互助作用,推动“陌邻”变“睦邻”。
  有“心愿”也要有“舞台”。淝河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群众相识相知、交流交心的平台,开展百宴亲邻里、歌声睦邻里、评优促邻里等特色主题活动,社区形成浓厚的和睦和谐氛围。同时,淝河镇把增强文化认同贯穿于社区治理服务的全过程,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引领人心、凝聚人心、净化人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红色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深落细落实。
  心更近了,情更暖了,淝河百姓的幸福生活图景更美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