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中国科大附一院牵头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
  本报讯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12小时内血管内取栓治疗效果优于最佳药物治疗。北京时间10月13日上午,世界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重磅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牵头发起,以中国数据回答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式这一世界性脑卒中难题,为未来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对我国乃至全球的脑卒中防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由中国科大附一院(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胡伟和该院副院长、东部战区总医院刘新峰教授牵头发起,针对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动脉取栓治疗相比较最佳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这是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临床医学随机对照研究首次获得成功,并获得国际认可。
  什么是急性基底动脉闭塞?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胡伟表示,目前关于脑卒中快速识别的“BEFAST”和“中风120”常识,已经被越来越多老百姓了解和掌握,比如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嘴歪、口齿不清等。基底动脉闭塞是脑卒中的一种,往往一发现症状就比较重,比如突发的言语含糊不清、昏迷、瘫痪等,但发病前如同正常人或仅有头晕症状。遇到这样的情况,家人要迅速拨打120。临床上一般认为,12小时内救治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患者要尽快送医方萍陶春蓉孙俊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