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提升人社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机制,探索“科创+产业+资本”模式,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更有活力的产业人才环境、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利的企业成长环境和更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合肥市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标杆城市。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压缩至1.7个工作日,申报材料减少到1.55份,企业开办实现“一套材料”“一日办结”“掌上办”“零成本”。坚持“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创新推出“就近办”,将101项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实现群众办事“家门口办”。推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信贷”金融产品,实际融资成本降至3.5%以下,平均放款时限压缩至6天。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机制,推行成果“三权”改革,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2家,集聚研发人才超2000人,培育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209个,在孵人员总量近5万人。构建覆盖人才全领域和服务全环节的“人才政策”,全市现已聚集专业技术人员超100万人,集聚各类人才200多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合肥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2.6万人,比全国平均数多1.1万人。
  以群众办事良好体验为导向,着眼打造更加智慧的政务服务环境,实现人社服务12个“一件事”打包办理、“一窗通办”。整合规范市、县、乡、村四个层级212项人社业务服务标准,上线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推出“7×24小时自助服务”,打造“永不关门”的政务服务大厅。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开通即时制卡服务银行网点820余家,全市持卡人数达735.8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以12333一个号码对外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服务,年度来电总量达160余万次,综合接通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全市建成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130个,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站439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800个,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在全省率先打造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关系社会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调解组织“四个金牌”活动,累计完成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案件11.3万余件,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机制和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网上协查、失信惩戒、工作专班例会、欠薪隐患摸排月调度等8项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三次获得“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绩单位”称号。范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