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公职人员应经得起对奢侈品的追问
  □刘少华
  10月29日,呼和浩特市一场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李某莉的着装和表现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指出,李某莉现场用手指读稿件显得业务不够熟练。另有网友表示,李某莉佩戴的耳钉及丝巾疑为奢侈品。(11月1日极目新闻)
  疫情新闻发布会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公众可以通过疫情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最新的疫情防控动态,也可以观察到部分官员的能力表现。天津市卫健委的张颖主任就因为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出色表现被全国网友赞叹。相比之下,呼和浩特市这位李副局长的表现就逊色许多,不但语言表达不流利,还因为涉嫌佩戴奢侈品耳钉及丝巾引发联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公职人员能否佩戴奢侈品,《公务员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明确:公务员应该清正廉洁,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惜国家资产,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品行端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很显然,公职人员是不宜佩戴奢侈品的,即使这些奢侈品来自于家庭的合法收入。
  另一方面,佩戴奢侈品也不适合新闻发布会这种特殊的场合。众所周知,新闻发言人的形象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代表组织和政府形象。面对镜头,新闻发言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正因如此,发言人的着装应庄重、大方、朴素、自然、得体,符合自己的气质和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某莉副局长的这次奢侈品事件也给新闻发言人的着装和公共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因为穿戴奢侈品引发公众质疑的官员不少。比如喜欢穿着菲拉格慕皮鞋的“名鞋哥”廖维忠,喜欢戴名牌手表的杨达才等人都是因为奢侈品的线索而被查出贪腐问题落马。正因如此,公众质疑李某莉的耳钉和丝巾也在情理之中,而作为公职人员,李某莉也应经得起公众的追问。当然,公职人员佩戴奢侈品也不是一定就存在贪腐问题,相信当地纪委监委的及时介入,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交代。
  奢侈品也许人人都喜欢。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佩戴奢侈品并不是简单的个人爱好,而是涉及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的大问题。国家“反四风”规定明确提出,要反对享乐主义,重在解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物丧志等问题。反对奢靡之风,重在解决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等问题。所以对于公职人员佩戴奢侈品也需要上升高度,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