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理发师成了院校“教授”
芜湖首推“产业教授”计划,254名行业精英走进课堂
  本报讯对于当了37年理发师的管金和来说,最近有了一个新身份——“教授”。11月4日,今年57岁的他通过芜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聘任审核,受聘到芜湖医药卫生学校当“教授”。
  管金和能当上“教授”,是因为芜湖市率先实施的“紫云英人才计划”。截至目前,芜湖已有254名各行各业的人才通过这一项政策当上了多所院校的“产业教授”。这些“教授”将走进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专科院校以及中职学校的专业课堂,进行为期3年的传道授业。
  57岁的管金和是芜湖市东美美发造型工作室老板,从事美发美容行业已经37年,培训以及教授的学徒超千名。作为一名高级美发师,管金和曾获得芜湖“首届工匠年度人物”。“理发等很多传统技艺现在不被年轻人接受了,有的甚至面临失传,要传承就必须有传承的渠道。”管金和说,现在自己有了“教授”身份,他将发挥自己的工匠精神为社会创造价值。
  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释放人才活力,芜湖在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等环节形成与打造优质的人才生态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英雄不问出处”。好政策发挥了吸引人才“指挥棒”的作用。此次芜湖聘请的254名“产业教授”全部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有科研精英、技术能手、劳模工匠,也有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还有不少企业高管。如潜心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的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汪玮,芜湖市四季春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东昌等。
  据介绍,254名“产业教授”聘期3年,由高校、职业院校进行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考核通过的可由高校、职业院校直接续聘,不合格将解聘。
  254名“产业教授”进高校将带来什么?安徽大学王云飞副教授表示,芜湖“产业教授”入校授课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是对高校产学研环节的升级,“产业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优势,在校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对“产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袁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