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立冬,这篇充满情思的秋日美文也到了尾声,而我与母亲便要抓住这秋天的尾巴,仔细品味一番。母亲近日颇爱品茶,今天带我来到了一间茶舍围炉烤茶。
走进古色古香的茶舍,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来到一个溢满茶香的大院,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大的梧桐树、石板小道、三两棵桂花树以及稍有些枯黄的草坪,秋风吹拂着一切,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花草树木好像也受到了我的感染,打了个喷嚏,轻轻摇动,好似是故意的,非等金黄如光的梧桐叶,不剩几个的桂花在空中演一场芭蕾舞剧后,才肯停止。桂花的香气淡了许多,柿树叶子也所剩无几,秋天的尾巴如此调皮,让我抓不住它落下的叶与花和逝去的秋香。
坐下后没多久,母亲有模有样地说着寿眉、陈皮老白、祁门红等我从未听说过的吃茶法,听着听着,我竟神往着明代的王韦《与卫南英玉围炉》的场景——“围炉曾共订幽期”,“细茗清薰供乐事”。红茶的香气拉我回到了此景,此时,小食和红茶同炭炉的火光一同摆放在了桌上,母亲将一切纳入她的相册中后,红茶也煮得差不多了。分茶器和小瓷杯经过一阵清脆的叮当声后,我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小口,便被茶烫得舌头都麻了,可是红茶的清香与那种独特的韵味在我的舌尖挥之不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再品一口,这一次我仿佛品出了淡雅的秋意,有些苦涩但有种甜的后劲,品茶时,调皮的秋又过来了,已经枯萎的桂花散落在桌布上,秋风把梧桐吹得打卷儿,翻滚到我们的脚边,母亲不小心踩碎一个,发出了令人舒服的“咔嚓”声。
茶喝完后,柿子、橘子、红枣、玉米、年糕,也纷纷摆上了小炭炉,炭越烧越旺,驱走了秋末的寒意,带来阵阵温暖。红红火火的柿烤过后格外味美,更加软嫩,年糕和玉米也是外焦里嫩,分外Q弹。因为柿子是秋天的标志之一,母亲便调侃说我们是在烤秋天,
对啊!我们何尝又不是在烤秋天呢?秋风吹向炭炉时,我们烤化了它;桂花从铁格网落进炭炉时,我们烤化了它;阵阵秋意袭来时,我们烤化了它……
秋末,我们在梧桐树下,桂花和柿子树旁,秋风中,黄草上,烤秋天。
合肥市50中天鹅湖校区七(6)班凌安鸽【新安花季】二维码来吧,扫码上车。线上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