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12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如期抵达安徽,江淮大地自北向南气温下降明显。气象部门预计,15日夜里到19日全省仍多降水过程,16日起气温将缓慢回升。
12日抵达安徽的这股较强冷空气,仅用一天时间便自北向南控制了江淮大地。
当天早间,皖北亳州、宿州等地市民率先感受到冷空气的威力。随后,冷空气一路南下,于当天中午越过淮河。位于江淮之间的合肥,上午在锋前增温作用影响下,还有些闷热,下午气温急转直下。晚间,冷空气跨过长江,控制了皖南,整个安徽成为它的势力范围。
13日早晨,我省淮河以北最低气温全部跌倒了个位数,淮河以南最低气温也只有10℃出头。
冷暖气流交汇之下,久违的降水也如期而至。据省气象部门统计,11月12日,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北部、江南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和大别山区局地出现小雨。其中,淮北地区南部有78个站降雨量超过10毫米,4个站超过25毫米。气象部门预计,15日夜里到19日全省仍多降水过程。
除了降水,风寒指数也不容忽视。全省共有96个站出现7级以上阵风,10个站阵风8级以上,个站达到9级,为桐城挂镇22.1米/秒。
尽管过去两天给人的感觉有点冷,但是冷空气的“制冷”作用还没有完全施展,气温将继续走低。气象部门预计,15日到16日沿淮淮北早晨最低气温将低至3℃~5℃,可能还会出现霜或霜冻。
随后,这股冷空气能量将耗尽,触底的气温开始缓慢反弹。气象部门预计,16日至19日全省气温将缓慢回升。
气象专家表示,这次冷空气过程不过是将之前“虚高”的气温往正常位置拉了一下而已。未来一段时间,安徽等地的平均气温仍将处于偏高状态。来自中央气象台的中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但实力整体不强,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1℃~3℃。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