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周国勋
我居住的小区每栋楼都有名称,并被做成牌子挂在墙上,如红枫阁、粉樱阁、丹桂阁、香樟阁、玉兰阁等。也许,许多人根本不在意这些牌子,而我像遇到了知音,很欣赏策划者或制作者的艺术匠心和审美眼光。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往往都会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房起个名,用以寄情明志,自策自勉。如杜甫的浣花草堂,陆游的老学庵,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姚鼐的惜抱轩,叶圣陶的未厌居,梁实秋的雅舍,等等,不一而足。我当老师教学古代和现代作家作品,经常遇到这些文学常识,给学生讲解多了,自己也深受感染,竟然不知深浅费尽心思地为我家的老屋也起个雅称,曰“瘦竹庐”。不过未敢示人,只是放在心里,后来还让人刻了一枚“瘦竹清风”的闲章。虽有附庸风雅之嫌,但对于修身养性还是有所裨益的。
退休后我住进省城,发现小区与众不同的楼号牌,较之于众多小区只是在每栋楼上标上枯燥单调的数字序号,显得有古意,有品位,有内涵,精美雅致,别具一格。在这些树木花草的命名中,我对“红枫阁”更是情有独钟。
第一眼看到“红枫”二字,我就情不自禁地默诵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入秋经霜转红,向为诗人所爱,常以“红枫”代表秋色,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小区里枫树的叶子红了,像一簇簇火焰在秋风中舞蹈,我的思绪也随着跳动。我想起早年到北京旅游,曾去香山观景,红叶满天,仿佛仙境勾魂摄魄;又想起村头那棵老枫树,冠盖如云,红彤彤装点故乡的秋天,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提神亮眼。我联想到人生,多像这些红枫,经历了岁月的积淀,风霜的历练,最终才变得丰富而有内涵,飒爽而有魅力。
正在奔七路上的我,正值人生的秋天。我越来越喜欢大自然的秋天,喜欢代表秋天的红枫之美,喜欢被命名为红枫阁的4号楼。哦,忘记告诉你,我就住在红枫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