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央行等八部门昨日发文推进五地科创金融改革,其中明确合肥市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合肥市如何完成这一“国家任务”?从今年4月实施的《合肥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规划提出,该市将发挥科创优势,打造科创金融试验区。
规划指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加速建设,有利于吸引各类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支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合肥打造国际化科创金融中心夯实了基础。
规划确立了“十四五”期间合肥市金融业的“1234”发展目标:以打造合肥区域性科创金融中心为主题,突出“科技金融”“金融科技”两条发展主线,立足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绿色发展三个服务重点,建好金融产业集聚区、科创金融试验区、跨境金融先行区、新兴金融引领区四大发展载体,努力形成健康有序、创新发展、服务优质、风险可控的金融产业体系。
规划提出,合肥要建设更具辐射能力的科创金融试验区。以滨湖金融小镇、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合肥金融广场等科创金融试验区重点项目为载体,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开发应用,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汇聚金融力量服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建设,推动合肥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科创金融试验区。
其中,滨湖金融小镇项目将联合金融博物馆建设安徽省首座金融博物馆,建设创投风投“国际客厅”,打造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区。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项目将加快中国银行全国金融科技中心、网联清算华东数据中心、中行数据中心、工行数据中心等建设落地。推进金融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合肥金融广场项目将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1个基地(国家级金融科技孵化基地)、2个中心(长三角数字经济中心、金融科技研发中心)、3个平台(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平台、高质量发展创新平台、金融科技标准示范平台)。
近年来,合肥市在科技创新、战新产业等领域持续发力,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迸发,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均离不开科创金融的支撑。今后,该市将以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科技赋能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科创能级和效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