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小伙上夜班痛失四指
劳动仲裁裁决赔22万余元;但家属称治疗费近百万,希望获更多赔偿
  11月28日,是22岁的郎晓龙在山东省立医院手足外科完成右手第2-5掌骨延长手术的第20天,而手术的起因要追溯到2021年8月9日晚发生的一起工伤事故。
   小伙上夜班时发生意外
  11月28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与郎晓龙的父亲来到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康盛管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盛管业)。郎父近日刚从山东回来。
  据郎父称,2021年,郎晓龙看到合肥康盛管业在招聘,“当时小孩在网上看到康盛管业在招人就过去应聘,但康盛管业却安排了一个中介(合肥拓星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星源)和小孩签的合同。”郎父向记者展示了郎晓龙当时签订的合同,记者看到,无论是临时工服务合同还是用工协议上,都只有郎晓龙本人的签字而缺少甲方(拓星源)的盖章。
  记者拨通了正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郎晓龙的电话,了解事发过程。郎晓龙表示,2021年8月9日,他是晚上六七点去上的班,“领导让我去上夜班,我当时不想去,但他说不去就扣工资。”
  就是在这次夜班中,郎晓龙右手遭受重伤:掌骨骨折,拇指近节骨骨折,其余四指断离毁损。据郎晓龙回忆,“当时很疼很疼,我也不敢看自己的手。送到医院,医生看到我的手就说很难保住了。”
  记者了解到,事发后,郎晓龙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其间医疗费用均由拓星源公司垫付。“小孩发生这个安全事故后,高昂的医疗费用是我们这种家庭根本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也走了劳动仲裁,但赔偿仍然是杯水车薪。”据郎父介绍,这次去山东的医院治疗,医生说后续的手术治疗费用还需要将近一百万。
  郎父对仲裁结果不满意
  今年1月21日,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就这一安全事故作出认定,申请人郎晓龙受到的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范围,予以认定工伤。
  3月10日,合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也做出了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郎晓龙劳动能力障碍程度鉴定为五级。
  9月29日,合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郎父提供的裁决书显示,拓星源需向郎晓龙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总计222470.27元,康盛管业对上述赔偿承担连带责任。但郎父表示对裁决结果并不满意,现在已向人民法院起诉。
  郎父告诉记者,他现在首先是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的金额不满意;其次,郎晓龙经认定为工伤五级伤残,他希望用人单位能够一次性支付未来的伤残津贴。
   双方就治疗赔偿进行协商
  记者拨通了康盛管业人事部金经理的电话,对方表示,郎晓龙确实是在康盛管业上班时发生的事故,他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过去的。针对仲裁结果,金经理表示,仲裁裁决现在已经下来,但对方(郎父)并不认可,“如果他对仲裁不服可以起诉,这个赔付金额是仲裁院的裁决,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金经理也表示,可以进行协商,“但他(郎晓龙)应该找他所在的劳务公司。”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拓星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既然仲裁结果已经下来,那就按仲裁结果来赔钱。”针对目前的赔偿金额尚不足以支撑后续的手术治疗,该负责人称,“觉得医疗费不够可以继续仲裁,譬如说他觉得治疗需要一百万,那至少要有一个依据。”而对于协商解决此事,对方也表示同意,“但最后无论是我们赔付还是康盛来兜底,(赔付金额)都需要有依据。”
  11月28日下午,在记者的建议下,郎父与康盛管业和拓星源方面约定面谈,就郎晓龙的治疗赔偿问题进行协商。据郎父称,经一下午的协商,拓星源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关于郎晓龙在山东省立医院的手术治疗费用由郎父请主治医生出具一份治疗方案,预估大概金额和整个治疗周期。“他们说会依据这个治疗方案打报告申请,如果能通过最好,否则还是需要走法律程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