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日,欧盟成员国达成一致,同意对俄罗斯海运出口的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同日宣布对俄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该协议将于12月5日生效。
欧盟达成限价协议
有关这项旨在限制俄罗斯出口油价的协议,欧盟各成员国大使12月1日与七国集团,特别是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进行了协调,但反对这一协议的波兰直到12月2日晚间才对此开了绿灯。
据路透社报道,波兰此前要求为俄罗斯海运原油价格上限附加额外条件。波兰驻欧盟大使萨多斯说,这项协议应包括设置一个调整机制,确保油价上限至少低于市场价格5%。不过,萨多斯2日宣布波兰已撤回对欧洲相关提案的反对意见,他同时表示,欧盟其他成员国已同意推动对俄罗斯新的第9轮制裁。
据悉,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运将于5日生效。萨多斯称,这项石油禁运是对俄罗斯最重要的制裁,波兰相信欧盟会采取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建议,在下一轮制裁采取更加严苛的措施。
按照这一价格上限,如果石油售价超过每桶60美元的门槛,西方将禁止为俄石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谈判结束后在社交媒体上说,协议仍需经过书面程序正式批准,相关细节将于4日(当地时间)公布。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G7和所有欧盟成员国已经做出了一项决定,这将对俄罗斯的收入造成更大的打击,削弱其在乌克兰的战争能力。”冯德莱恩还表示,此举“将帮助稳定全球能源价格,使目前面临高油价的世界各国受益”。
美国立即对欧盟的协议表示了欢迎。白宫国家安全局顾问柯比2日向媒体表示,美国始终坚持认为,(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立价格上限,有助于限制俄石油收入及其军事行动。
法新社报道指出,这一限价政策旨在减少俄罗斯石油收入,同时避免全球油价急升。相关措施由G7提出,非欧盟国家在支付不超过价格上限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西方的保险及航运服务从海上进口俄罗斯石油。
泽连斯基仍不满足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2月3日对该决定表达不满,认为并不足以被称为“重大决定”。泽连斯基认为,西方国家设定上述价格上限不足以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损害。他还主张,“必须(对俄)使用更强硬的手段”,这只是时间问题。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泽连斯基当天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视频讲话。他在讲话中称,“世界已经结束讨论价格上限,即限制俄罗斯出口石油的价格。遗憾的是,没有作出重大决定。你不会说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定这样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决定,对于一个恐怖主义国家的预算来说,这(价格上限)相当舒适”。
泽连斯基还批评称,“世界不敢真正地在能源上脱离(俄罗斯)。这是个软弱立场”。
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泽连斯基还称,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会给俄罗斯每年带来大约1000亿美元的预算收入,这些资金会用于“战争”等目的。
俄罗斯不接受限价
当地时间12月3日,多名俄罗斯官员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决定表示反对,并表示这一决定将导致全球石油价格上涨。
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不会接受西方提出的油价上限,俄方正在评估当下的情况,并已经做了一些准备。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也就是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表示,为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后果显而易见,这种行为将引发石油需求激增、供应链中断以及全球燃料价格飞速上涨。此外,俄罗斯国家杜马,也就是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警告称,欧盟对俄出口的原油设置价格上限是在危害欧盟自身能源安全。
俄罗斯能源发展中心负责人基里尔·梅尔尼科夫表示,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以及俄罗斯可能会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减少石油出口量,全球石油价格可能超过每桶100美元。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警告称,支持设置油价上限的欧洲国家会后悔这样的决定。“从今年开始,欧洲将在没有俄罗斯石油的情况下生活。”乌里扬诺夫在推特上写道,“莫斯科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向那些支持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石油。欧盟很快就会指责俄罗斯使用石油作为武器。”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乌克兰危机今年2月升级后,欧盟同美国一道对俄罗斯施加严厉制裁,试图打击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但同时导致欧洲能源供应紧张、价格飞涨。俄方已经多次警告,将不会向对俄石油实施限价的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产品。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3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和西方国家达成的“限价”协议是“傲慢的”,因为正是他们对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实施的制裁造成了能源市场的失衡。然而,美国方面却试图躲在所谓“保障发展中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尚口号背后,用“限价”来解决此前轻率行动造成的后果。声明进一步表示,西方国家的限价决定在事实上意味着自由市场的基本原则正在被重塑,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给原材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成本,乃至在今后让更多国家面临类似的、因政治因素而出台的各种出口限制。
声明最后说,不论西方如何玩弄这种“危险、非法的工具”,俄方相信,俄罗斯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会是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