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引江济淮工程即将迎来试通水通航。枞阳引江枢纽作为引江济淮的两大引江口门之一,是菜巢线引江入口控制性枢纽工程,对引江济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建设有什么亮点?又有哪些生态特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日前来到枞阳引江枢纽施工现场进行了探访。
枞阳枢纽 已为巢湖补水超过1亿立方米
枞阳引江枢纽承担引水、排洪、通航和水生态修复等功能,主要由船闸、泵站、节制闸、过鱼设施、跨渠交通桥等建筑物组成。日前,记者来到枞阳引江枢纽施工现场,放眼望去,船闸、泵站、交通桥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目前新建节制闸已完工,水下工程通过验收,具备运行条件;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鱼道围堰正在施工,跨引江枢纽河道交通桥已经建成。”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庆建管处工程技术办公室耿飞对记者说。
据介绍,新建节制闸及泵站代替原枞阳闸,承担防洪排涝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菜子湖流域强排内涝的方式,改善了菜子湖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其中节制闸设计引江流量150立方米每秒,设计排洪流量600立方米每秒,泵站引江规模166立方米每秒,采用双向流道以发挥引水和排涝的双重功能。
“泵站全部水泵机组已调试完成,自10月底起,泵站已经发挥引水效益通过菜巢线向巢湖引调水。目前,台水泵持续抽水,已向巢湖引调水超过1亿立方米,对缓解巢湖流域旱情发挥了积极作用。”耿飞说。
“枞阳枢纽环境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各建筑物采用分散式布置来适应复杂水系条件。”耿飞告诉记者。因工程靠近长江,多为淤泥质土,建筑物基础处理成为施工难点,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等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建船闸等级为Ⅲ级,设计通行船舶吨级1000吨级,兼顾2000吨级船舶通行。”耿飞介绍。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后,安庆、铜陵的货船可由菜巢线航道直接进入巢湖,向北可沿江淮沟通段进入淮河,将极大地缩短长江与淮河间的航运水路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促进沿线航运和经济发展。
生态优先 多花数亿元为候鸟鱼类“让道”
菜子湖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冬季,都有数以万计的候鸟飞抵菜子湖湿地越冬,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鸟类。
在详细分析重点保护鸟类在菜子湖等工程影响区域的迁徙、活动情况及生境要求后,设计者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优化方案设计,调整投资预算,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对鸟类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庆建管处处长裴看元表示,为严格保护候鸟栖息生境,引江济淮工程专门增加了约1.5亿元工程投资,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大幅调整:航道西移约1公里,远离团结大圩鸟类集中分布区。同时,控制菜子湖水位,在候鸟越冬期间停止航运,切实保护候鸟及湿地生境。
菜子湖属通江湖泊,江湖之间保持互通对于鱼类的栖息和繁殖非常重要。裴看元说,除了为候鸟让路外,引江济淮工程还安排了约2.5亿元专项资金,为鱼类增设了5处通道,以保持鱼类洄游畅通。其中,枞阳引江枢纽在原枞阳闸位置新建过鱼设施,以保障鱼类在长江和菜子湖之间洄游。
“长达680米的鱼道工程,由仿自然通道段、鱼道段及调节池组成。为了使工程建设最大程度接近原有自然环境状态,过鱼通道设计为蜿蜒曲折、宽窄相间的仿生态布置,这将保护流域内鱼类种群特别是珍稀鱼类的繁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的影响,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裴看元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