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6版
发布日期:
深度调查追问真相彰显担当
  百姓的呼声,是媒体前行的动力。创刊以来,我们推出了一篇篇深度调查,追问事实真相,拨开层层迷雾,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的权益得到更好保护。而这也是践行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应有之意。
  追踪“油耗子”系列报道
  (作品获2000年中国晚报新闻一等奖、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每当夜幕降临,在一些宾馆和酒店的下水道旁,总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工具打捞下水道里的泔水油。自2000年3月初开始,本报记者连续跟踪两个月,揭露了惊人的内幕:这些从下水道捞出的泔水油被加工成“色拉油”后,最终竟然流往一批发市场和部分餐饮店摊。
  2000年4月26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下水道里捞出了什么?》,拉开“追踪‘油耗子’”系列报道的大幕。在此后一个月里,本报记者一直紧追不放,同时配合工商等部门进行检查打击,最终将这一团伙“一窝端”,更促成了合肥乃至全省粮油市场的一次清理整顿。
  “油耗子”被逮大快人心。报道获得读者的盛赞,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当年6月6日,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政府“打假办”、省工商局对这组报道进行表扬,并奖励5000元。
  这一系列作品对合肥“油耗子”违法生产、售卖地沟油事件展开调查,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反响巨大,体现了记者的新闻敏锐性和本报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卧底传销组织五天四夜
  (作品获2013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传销,一度成为合肥的“公害”,也成为合肥背负的负面标签。一次次驱赶,一次次遣返,依然不断有外地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幻想来到合肥,身陷传销而不能自拔。究竟是什么谎言,令他们信以为真,沉迷不醒?究竟是什么魔力,令传销禁而不绝?
  2013年4月,新安晚报记者通过一名自愿“反水”的传销人员牵线打入传销组织内部,卧底五天四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随后,本报又接连用显著版面大篇幅推出揭露传销内幕的报道,解开了读者心中许多疑问。声势强劲的报道,营造出“传销活动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为后来合肥市乃至全国各地严厉打击传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促使政府部门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打传”行动。
  记者冒险“卧底”采访,调查追问事实真相。这是新安晚报的职业坚守和社会责任,也是新闻永恒的一个典型例证。
  “问题捐赠”全部退回美国系列报道
  (作品获2005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慈善捐赠无论来自何人、何方,都应给予积极的赞赏与鼓励,但前提是捐赠物资必须合规合格,否则,就不仅不符合慈善捐赠的本意,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其他次生的问题。
  2005年,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由美国某基金会捐赠的医疗用品进行检验时,发现了质量问题。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4名检验人员对该批货进行逐箱逐件检验,发现其中夹带有大量二手、过期、无质保日期的物品,这些物品大部分都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
  经新安晚报追踪报道,“问题捐赠”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随后,美国LDS基金会亚太区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跨洋采访时,为“问题捐赠”向安徽人道歉,这些“问题捐赠”也被退运回美国。
  一天打两三百个电话是“小意思”
  (作品获2016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正在忙碌时,一个陌生电话突然打入,接听后便是售楼、代开发票、小额贷款等推销说辞,各类营销电话让市民们苦不堪言,已经到了“天下苦骚扰电话久矣”的地步。这些疯狂的营销电话究竟是从哪儿打出来的?他们又是从哪儿弄到市民的手机号等信息?
  2016年,新安晚报记者应聘进入一家企业干了一天电话销售,通过接触业内人士摸清了“套路”。记者还联系了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运营商等相关部门和企业,一起探讨“疯狂营销电话”的背后纠葛。
  骚扰电话“精准营销”,导致了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今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命题,需要各界合力,共同维护老百姓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