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I09版
发布日期:
舆论监督
  3
  揭秘会所吃喝风
  2012年底,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六条禁令”,推动整治公款吃喝的歪风邪气,我省也对腐败浪费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高档餐厅的公款吃喝现象减少了。不过,2013年5月,本报记者却接到市民举报,在合肥一些隐秘的高端会所门口,仍有公车身影。
  记者立即进行了多日暗访调查,揭开了一场“低调的奢华”。记者了解到,这类会所十分隐秘,菜单中不乏红烧孔雀、大雁等稀有菜品,且不对散客开放,并不是有钱就能消费的。在暗访中,记者还看到多个单位一次性消费数千元的账单。
  低调而神秘的会所里,隐藏着奢华酒宴,极尽浪费之能事,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出入其中者不乏“单位领导”。
  本报独家揭秘会所吃喝风后,也引起了安徽省纪委的重视,并立即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曝光并不是目的,如何遏制这种现象,才是重点。
  4
  节能任务重重重居民用电断断断
  2009年,滁州全椒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对居民生活实行拉闸限电。长时间的停电,给居民生活造成严重不便,让居民苦不堪言。本报记者赴全椒采访调查后,推出监督报道,引起关注。
  当年11月,全椒县承认在对老百姓生活停电过程中,违反了上级规定,并作出整改,对居民用电全面放开、全面确保。当月,国家发改委批评了这种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而采取限制居民用电的做法。
  为了完成节能任务,每天分三次对百姓进行断电,体现出权力的任性与蛮横。新闻报道从百姓反映入手,提出质疑,深入采访供电部门、主管部门,客观呈现做出停电决策的动机与过程,同时也给了决策部门充足的解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