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热爱生活,生活才会热烈地拥抱你。当你学会创造,未来才会如期奔向你。从集团校隶属,到踏上独立办学的新征程,合肥市行知小学始终秉承着“生活教育”理念,在传承中提炼学校办学特色,开启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独立办学,“生活”教育传承中弥新
在合肥东城,合肥市行知小学(以下称行知小学)是一所校史悠久的学校,于1967年建校,校名校址经历沿革,后隶属于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小学部。2020年底,小学部从集团正式独立,更名为合肥市行知小学,建立恒通、东七两个校区,教学班72个,随之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作为一所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秉承‘生活教育’的文化和理念,基于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我们在校园文化中继承和创新‘生活教育’理念,使之更加侧重‘爱’与‘生活’。”李真珍校长介绍道,结合实际发展,学校创新提出了“创设一所生活的乐园”的办学目标,提炼出“爱生活求真知”的校训,“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校风,“求真务实,尚美笃行”的教风,“学以致用,行以致远”的学风,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创建品牌学校。
如何将学校文化根植于师生内心,达到价值认同,进而形成正向合力?行知小学首先在校园硬件建设中下起了“绣花”功夫。学校确立了校徽、校旗等一批文化标识,将高尚红(德)、智慧蓝(智)、活力橙(体)、风雅紫(美)、勤劳绿(劳动)融为一体,在学校环境建设、教育教学、对外宣传等多个场景应用,展现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和五育融合的育人成果。
为更好地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更新校园的环境布置,重新设计校园文化环境布局,以“一厅一馆一广场两长廊”为建设蓝本,全力打造独具“行知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完成了南北门改造,南北门电子屏更新,校园绿化调整,办公室及教室门牌更换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学校“创设一所生活的乐园”的办学目标,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灵动、多彩、舒展”的至美环境,构成了独具行知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是对师生的引导,更是熏陶。
两年来,行知小学也在不断拓展学校文化的内涵,以生活为教育实践场地,将活的教育、美的教育与教学做合一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力争建设一所学生热爱、家长认可、社会肯定、人民满意的素质教育示范名校。
时间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居瑶海区前列,在区目标管理考核中荣获“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两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高,办学品质不断提升,现已逐渐成为瑶海区小学教育的标杆。
教师培养,“本真”教育炼师能
历史是出卷人,每一位教师,都是为学校发展踔厉奋发的答卷人。行知小学以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为载体,致力于培养有“精研”“热爱”“启迪”气质的“本真”教师,锤炼出一支“爱生活,求真知”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给每位老师都制定了系统的教师成长计划。据介绍,进入行知小学的每位教师,都会拥有系统的成长渠道,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学习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校内校外平台,得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同时该校以教科研为先导,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实现由点及面的全员教研,全员成长。此外,学校还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发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的56门校课,涵盖学科教育类、艺术美育类、科技创新类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些课程从研发到授课,全部由学校教师自己参与,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师持续优化校本课程体系,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的课堂研究,高效能课堂、“轻负优质、限时分层”作业设计,真正为学生学习减负增质。
出彩答题人,硕果“惊艳”人。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共计253人次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奖,教师获奖率为127%。其中,20人获评合肥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级获奖31项,市级获奖147项。在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的区级选拔中,学校共计7位选手晋级市赛,人数位居瑶海区小学组第一名。在安徽省首届作业设计大赛中,学校获6个一等奖。
目前,学校也建设有瑶海区名师工作室1个(瑶海区夏兰名师工作室);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张丽萍名班主任工作室、朱正芝名班主任工作室),并为合肥市张桂芝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挂牌学校。
以名师、名工作室为辐射引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省级课题《城市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在2022年合肥市基础教育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STEAM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研究》荣获2022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度共计3个区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成功立项,1项市级课题在研。作为瑶海区STEAM第一研究分中心,该校“打造未来教育建设智慧校园”的进程也正有序推进。
学生成长,特色德育乐生活
在劳动课上,和老师一起制作立夏彩蛋。在劳动实践基地,和同学们一起挖红薯,一起为小鸟搭建小窝……在行知小学,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这些特别的“劳动+”课程中,既是学习体验之旅,也是感受劳动之美、劳动之乐的品质砥砺。
“生活中的节日”“生活中的法律”“生活中的环境”……而这些源于生活的特色德育活动,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能参与。同样,学校在设计学德育活动时,通常会从三个维度去考量,一是能不能让孩子得到自我成长,二是在活动中孩子有没有与别人产生交流互动,三是通过活动能不能有所感悟,对家国情怀有深一步的了解,这样可以促使学校“乐生活,生活乐”的德育理念深入人心,让爱生活、会生活、创造生活的行知少年,正茁壮成长。
同时,学校体艺2+1工作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要求每个孩子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学校建构“室内+室外”大课间双模式运动体系,创编室内健身操《加油!Amigo》,还组织教学黄梅戏韵律操、武术创编操和跳绳等多项技能,真正让班班有艺术项目,生生有体育技能。
此外,学校探索“学生活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艺术特长相融合”“学校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德育教育模式,为学生搭建社团学习平台,搭建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艺术体育活动展示和成长平台,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
平台为介,风采卓然。在第十一届瑶海区德育文化艺术节中,该校荣获十个特等奖。排球社团在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夺取冠军,并即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啦啦操社团在2022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荣获第五名。足球社团多次在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组)荣获冠、亚军。管乐社团获得合肥市管乐比赛一等奖。
而学生个人也在无人机、机器人、信息学竞赛等科技类比赛中硕果斐然,获得71个省级奖项,34个市级奖项,63个区级奖项。
展望前行,初心如磐向未来
爱生活,求真知,学会生活,懂得创造,在小学教育阶段,李真珍校长希望将这一朴素的教育理念融进课堂、融进教学、融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这也是合肥市行知小学正在努力尝试的进行时,是每一名学生面向未来的星星之火,也是其中每一位教育者初心如磐的使命担当。
黄刚李文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