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省气候中心发布2022年气候年景回顾。2022年,我省年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偏高0.9℃,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第二高,仅低于2021年;年降水量978毫米,偏少两成;年日照时数2075小时,偏多一成,为1996年以来最多。综合考虑全年气候要素、极端气候事件及灾害影响,利用气候年景等级评估,2022年属于“较差”的气候年景。气象部门同时发布2022年气候事件,全省经历1961年以来最热夏季等6个气候事件。
年平均气温为有史以来第二高
全省年平均气温17.1℃,较常年(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9℃,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简称“历史”)第二高,仅低于2021年(17.2℃)。全省40%的县(市)均为历史最高,集中在沿江江北。从四季来看,冬(2021年12月~2022年2月)、春、夏和秋季平均气温均偏高,其中春、夏季分别偏高1.3℃和2.2℃,均为历史同期最高,秋季为第三高。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QX/T152-2012)监测表明:全省各地平均入春时间2月27日,较常年提早15天,与2021年并列为历史第二早,仅晚于2004年(2月23日);平均入夏和入秋时间分别为5月19日和9月24日,与常年基本持平;平均入冬时间11月29日,较常年推迟10天,与1980年并列为历史第二晚,仅早于2010年(11月30日)。
汛期平均降水量偏少近五成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978毫米,较常年偏少两成。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666~1000毫米,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1000~1471毫米。与常年相比,淮北中部、江淮之间大部、大别山区和江南西南部偏少2~3成,其他大部地区偏少1~2成。冬、夏、秋季降水量分别偏少近两成、三成和两成,其中夏季为1995年以来同期最少,春季接近常年同期。
2022年,我省入梅偏晚、出梅略早,梅雨期偏短,梅雨强度偏弱。沿江江南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量140毫米,偏少61%;江淮之间空梅。汛期(5月~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仅420毫米,偏少近五成,为历史同期第三少(仅多于1966年、1978年),淮河以南有11个县(市)为历史同期最少。
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一成
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2075小时,较常年偏多一成,为1996年以来最多。沿淮淮北、江淮之间中东部和大别山区南部2000~2631小时,其他大部地区1711~2000小时。与常年相比,全省普遍偏多,其中沿淮淮北西部、江淮之间中部、大别山区南部及江南西南部局地偏多2~3成。冬、秋季接近常年略偏多,春、夏季分别偏多一成和近三成,其中夏季为1991年以来同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