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历1961年以来最热夏季
去年夏季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达29.1℃,异常偏高2.2℃;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达43天,偏多26天,其中17个县(市)超过50天,最多(临泉)55天;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广,7月8日~16日及8月1日~23日高温覆盖全省,34个县(市)出现40℃以上高温;多站高温破历史记录,累计136站次最高气温超过40℃,马鞍山、六安等8个县(市)最高气温破本站历史记录,最高(马鞍山)42.7℃。
淮河以南遭遇严重伏秋连旱
去年7月下旬至11月末,淮河以南平均中旱以上日数达87天(7月22日~11月28日),为历史同期第二多(略少于2019年)。7月下旬起,淮河以南气象干旱发生发展,至10月4日达最重,沿淮以南41个县(市)特旱。10月4日~9日出现较强降水,合肥以北气象干旱解除,合肥以南显著缓解;其后无明显降水,气象干旱再次发生发展。11月11日淮北东北部及淮河以南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合肥以南大部重旱。11月中下旬多降水,29日全省气象干旱解除。
台风“暹芭”致皖北数地雨量破历史记录
7月4日~6日,受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影响,沿淮淮北和大别山区局地出现极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5日,日雨量亳州谯城区有8站≥250毫米,亳州国家站248.2毫米,为该站历史第三位;最大小时雨量泗县107毫米(5日19时)、固镇98.7毫米(5日17时),均破本站最大小时雨量记录。
3月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春季最广暴雨
3月17日,全省32个国家站出现2022年首场暴雨,较常年(3月31日)提早14天。石台(158.3毫米)、黄山(150.3毫米)、太湖(137毫米)、黄山区(133.6毫米)、旌德(120.9毫米)、东至(115.5毫米)和九华山(112.6毫米)7个国家站出现大暴雨。单日暴雨和大暴雨范围均为历史3月最广。石台、黄山等14个国家站单日降水量破历史3月记录。3月21日,全省40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单日暴雨范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春季最广,全椒(57.4毫米)、来安(56.7毫米)和合肥(61.7毫米)单日降水量破历史3月记录。
年初雨雪频繁居历史第二
去年初我省持续阴雨(雪)寡照天气。1月21日~2月19日全省平均雨雪日数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合肥以南19个县(市)为历史同期最多,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历史同期最少;合肥以南连阴雨(雪)日数长达10~25天,出现中等以上强度连阴雨,沿江江南10个县(市)达最强等级。
1月下旬至2月下旬期间,我省出现5次明显降雪过程。其中,以2月6日~7日降雪范围为最广,全省75个国家站出现积雪,淮河以南33个国家站最大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其中9个站超过20厘米,黄山达28厘米。
国庆气温先升后降“冰火两重天”
10月1日~3日全省出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3日有8个县(市)超过40℃,最高青阳40.9℃。全省76个县(市)最高气温创本站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新高。10月3日夜里起全省自北向南出现剧烈降温,48小时和72小时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降幅均为历史最大,最高气温72小时降幅普遍达20℃~29℃。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