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晚,合肥万象城商圈车水马龙,路灯、霓虹灯、警灯交织闪烁,熟悉的城市“烟火气”正在升腾。新年伊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全省各地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逐渐回暖,更加便利百姓日常生活。
“你太慢了,看我……”晚上6点,在政务区绿轴公园游乐区,七八个孩子爬上爬下,你追我赶中,不时还要炫耀一番。“家里人都‘阳康’了,这两天都会出来转一转,坚持适量的运动。”一名家长对记者说。
“您好!想吃点什么?”夜幕降临,在万象城商圈大象街区一家面馆内,店员热情招呼着推门而进的客人。点餐、领号牌、取餐……晚上6点半刚过,面馆里的十来张桌子已经坐满客人。
“客流量正逐步回归,尤其是元旦期间,每天都有等桌的客人。虽然还没达到之前的客流量,但我们有信心,慢慢都会好起来。”在莽子火锅店外,一位林姓店长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经营状况。
烟火气的逐渐恢复,不仅呈现在街头巷尾,也看在驻守华润万象城警务站的警务人员眼中。
“前几天元旦假期,警务站外等待进入商场的车辆长龙又出现了。”晚上7点左右,在警务站内,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荷叶地派出所民警郑小敏说。
辅警张犇也有同样的感受,“前段时间,晚上绕着商圈巡逻时,有些店铺早早就关灯歇业,元旦后明显感觉人气恢复了,店铺亮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警情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也反映着社会的活力。来自荷叶地派出所的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变化:疫情防控政策刚调整时,该所警情量降至同期值的一半,目前警情量已明显恢复,达到同期值。
结束采访时,时间已到晚上8点。记者走出警务站,虽然天气寒冷,只见绿轴东路依然人来人往,小吃摊的生意看起来颇为红火。放眼望去,附近居民小区的灯光星星点点,如一阵暖流涌进记者的心里:凛冬总会过去,春暖花开永远值得期待。
如果说万家灯火最抚凡人心,那么警灯用24小时闪烁不息的红蓝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让人们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