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泵站枢纽建设规模位居引江济淮“八大枢纽”之首。在江淮沟通段,长江水经过派河口泵站枢纽,紧接着就来到蜀山泵站枢纽。在这里,江水如乘电梯一般被抬升12.7米,从而翻越江淮分水岭流向淮河。1月5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大皖新闻联合执行的“江淮牵手千年梦圆——行走江淮运河”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蜀山泵站枢纽,为你揭秘亚洲规模最大的混流式泵站有哪些亮点。
每6秒可灌满一个标准游泳池
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城西桥村的蜀山泵站枢纽,看到高大的泵站与不远处的船闸并肩伫立。泵站以黑白为主色调,设计有徽派建筑的挑檐造型,气势恢宏。
据介绍,在江淮沟通段,蜀山泵站枢纽和派河口泵站枢纽都是护航江水入淮的水利“重器”。它们通过马力十足的泵站抬升水位,助力江水顺利爬升,流入淮河。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合肥建管处运营办工程师杨明明说,蜀山泵站比派河口泵站马力更大,是引江济淮八大枢纽中难度最高、体量最大的工程。
在这里,长江水经过“二次翻越”,通过6万千瓦的亚洲最大混流泵站的抽提,每秒钟有300吨江水被抬高12.7米,相当于四层楼的高度。滚滚江水乘坐翻越江淮分水岭的“大电梯”,一路向北,奔腾入淮。
“蜀山泵站单机功率7500千瓦、叶轮直径3.43米,装机8台套,总装机6万千瓦,8台机组总提水流量340立方米/秒,这相当于每6秒钟就可以灌满一个国际标准游泳池。蜀山泵站是亚洲装机、流量最大的混流泵站。”杨明明介绍,按照去年合肥市最高日供水量204.1万立方米来计算,2个小时就能提水这么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8台机组已经完成了联调联试,具备了运行条件,泵站正在进行室内外的装饰装修。
“智慧大脑”指引江水入淮
蜀山泵站枢纽位于江淮分水岭巢湖一侧,主要包括泵站、船闸、泄水闸等,是引江济淮工程翻越江淮分水岭的梯级提水骨干工程,也是江水入淮和发展江淮航运的重要枢纽,具有输水、通航、泄洪等多种功能。
接着,记者来到泵站内的数字引江济淮调度中心,只见大屏幕上显示着实时输水线路图。这相当于引江济淮的“智慧大脑”,长江水引入淮河的全过程在系统上都能看到,并将大量数字化信息传输到后方,以供管理调度。杨明明介绍,数字引江济淮将实现对项目区域内枢纽、泵站、水闸、渡槽等工程信息的实时监测,对水资源调度、航运调度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实现引江济淮工程现代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蜀山泵站的右侧是蜀山船闸。记者走过分流岛,很快就来到蜀山船闸,站在高高的船闸上眺望,眼前就是一条笔直的江淮运河。运河被闸门隔为两段,东侧水位低,西侧水位高。“东侧是从长江引来的水,有6米多高,西侧是抬高后的水,高度超过18米,经过泵站抽水抬升,与淮河水位平齐,然后翻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东淝河一路输送到淮河。”杨明明说。
记者了解到,蜀山船闸采用省水船闸设计方案,可通行2000吨级标准船舶,设计为双线Ⅱ级船闸,年设计单向通行能力5660万吨,其中一线船闸口门宽度23米,复线船闸口门宽度34米,为目前国内口门宽度最大的内河船闸工程。“蜀山船闸在整个引江济淮工程中水位落差最大,采用人字门设计,通过这段时间试运行,大约充水7分钟可以和上游水位保持齐平。”杨明明介绍,船队过闸时间约为40分钟一次。
运河新城因河而立悄然成型
据了解,引江济淮工程沿线考古调查、挖掘的文物点有44处,包括墓葬、古建筑遗址等多种遗存形式。在蜀山泵站枢纽附近,也有一些这样的历史遗迹。比如横跨苦驴河的城西桥,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因引江济淮建设需要,这座石拱桥进行了迁移复建,目前古桥底部基础已经完工,即将进行桥面建设。
古老的石桥正在复建,而位于江淮运河之畔的一座新城也在悄然崛起。“你的家,就在运河河畔。在家里阳台,你和家人共赏日出日落。而不远处的公司里,船来船往映入眼帘……”合肥市蜀山区有关负责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因河而立的运河新城的美好图景。
位于蜀山区小庙镇的运河新城,正在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核心区和国内一线城市同类区域快马加鞭建设中,希望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优良”的发展目标。近年来,运河新城依托“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聚焦环境产业、数字经济和大健康产业,不断加强要素保障,夯实产业链招商,大中小企业纷至沓来。与此同时,运河新城的基础设施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完善。
前不久,随着相关招标计划的出炉,运河新城心湖片区建设揭开大幕。心湖片区将重点对心湖的湖面和下游的心溪进行一体打造,使水位高低错落、岸线别具一格、水面与人相亲。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风景。季云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文余康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