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鸟类调查组专家虞磊先生在巢湖发现了3只卷羽鹈鹕。因卷羽鹈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比较罕见,引发广泛关注。7日早晨,虞磊先生发现有人竟然用无人机追拍卷羽鹈鹕。愤怒不已的虞磊先生发出倡议:在观鸟和拍摄时,切勿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
无人机追拍会干扰鸟类正常生活
1月4日上午,正在巢湖做鸟类调查的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鸟类调查组专家虞磊先生发现了3只形态独特的大鸟,经仔细辨认,确定这几只大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新年伊始就发现很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让虞磊先生一连高兴了好几天。在后续几天的调查中,虞磊都会格外关注这几只卷羽鹈鹕的行踪。
1月7日早上,虞磊再次来到卷羽鹈鹕经常出没的水域,在看到卷羽鹈鹕时,虞磊发现它们有点异样,时不时就会突然惊飞。虞磊怀疑它们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经仔细查看发现了端倪,原来是有人在用无人机追拍卷羽鹈鹕,而且不止一架!虞磊先生对这种用无人机追拍鸟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虞磊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用无人机追拍鸟类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候鸟休息。它们一般晚上捕食,白天需要把羽毛晒干,还需要充分休息补充体力,以备迁徙需要。
虞磊表示,“很多鸟类生性机警胆小,对来自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一些人利用无人机追拍的行为,会干扰这些鸟类的正常生活,给这些鸟类留下阴影。此外,若鸟类在逃离无人机追踪的过程中体力不支或者慌不择路,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呼吁“善待来自远方的客人”
为了避免观鸟和拍摄对候鸟产生干扰,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鸟类调查组专家虞磊先生发出倡议:规范观鸟行为,随时提醒自己保持隐蔽与安静,观赏候鸟过境时,谨记它们迫切需要休息与进食,不要惊吓、追逐野鸟,让它们能自在地觅食与休息;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诱引野鸟;不进入在地面筑巢的野鸟繁殖地,遇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迅速离开,避免亲鸟弃巢,不对其它人透露野鸟繁殖地点。
虞磊表示,摄影爱好者应自觉规范自己行为,了解被拍摄野鸟的自然生态习性,避免对野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不用或少用无人机拍鸟,拍摄者及装备应适当伪装、隐蔽并保持距离;拍摄时应维持自然状态,不使野鸟暴露在掠食者、人类面前或恶劣天候下;稀有鸟种摄影作品发表时,勿透露详细拍摄地点;应尽量避免拍摄鸟巢,禁止拍摄繁殖中的稀有保育鸟类。
虞磊表示,巢湖因为鱼类资源丰富,是鸟类重要的迁徙通道和能量补给站,是候鸟越冬的理想家园。很多鸟类飞越千山万水才来到这里,它们选择这里代表对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的肯定。“我们要善待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