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我国阳后出现肺炎人群约为8%
  1月7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1月8日,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目前全国新冠疫情的总体态势如何?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新冠三年来的疫情防控出现了哪些变化?对此,总台央视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其中,焦雅辉表示,我国阳后出现肺炎的人群约为8%。
  大城市急诊出现回落迹象 中小城市和农村可能迎来急诊和重症高峰
  记者:实施“乙类乙管”以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这样老百姓对于整个疫情情况的了解只是来源于身边的感受。从全国来看,现在疫情形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焦雅辉:2022年12月中旬,全国发热门诊的就诊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到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时,急诊量进入高峰期,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从现在全国的情况来看,全国主要的城市,也就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包括一些计划单列市,这些中心城市正在渡过或已渡过感染的高峰。现在从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看,急诊和重症的高峰,尤其是急诊也出现了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实际上也已迎来了感染高峰。从这个趋势来看,春运期间,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症的发病高峰。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的比例较低 为何老百姓感觉肺炎的人数并不少?
  记者:“乙类乙管”提出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但从老百姓实际的感受看,肺炎的人数并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焦雅辉:在之前每一版的诊疗方案里,轻型是有发热、咳嗽、咽痛这样的症状,但轻型并没有肺炎表现。从2022年我国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普通型就出现了肺炎,普通型中出现肺炎的占比相当低,不到10%,在8%左右。现在因为感染的基数大了,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一定是大的,我国人口基数大,再低的比例,如果变成绝对值都是不小的数目。
  中小城市包括农村感染率已达到一定程度 春节期间农村重症救治能力面临更大考验
  记者:在春运的背景下,1月8日开始实施“乙类乙管”,您觉得这个高峰会不会超过前面的高峰?
  焦雅辉:因为我国人口主要还在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密度也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中心城市已渡过了感染的高峰。现在有一些中小城市,包括农村,应该说感染率也已达到一定程度。所以我认为在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不一定是感染的高峰,但是有可能会出现急诊和重症的高峰。
  从去年12月到今年年初以来,全国三级医院,包括地市级医院、县医院急诊和重症监护室的床位使用率快速增长。(记者在梳理官方公布的数据时发现,截至去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使用率约为54%,而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的使用率达到了约为80%。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感染率增长的局面,我国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任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春节期间,更大的考验在于农村的重症救治压力。农村地区急救体系相对薄弱、救治资源包括人员药物等相对缺乏,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农村的重症病人能不能及时转上来。
  农村重症患者最起码要转到县医院 现在的肺炎绝大多数经及时治疗可治好
  记者:上一次您在接受采访时说“药能下去,人能上来”,这个“人上来”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一些准备?
  焦雅辉:中组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几个部门也牵头专门制定了一个农村的疫情防控方案,并且提出要按照脱贫攻坚的五级书记抓脱贫的模式,由五级书记来抓农村的疫情防控。特别是要求基层的党组织、村里的两委,包括县乡的党政组织,要组织车辆、组织运力,在出现农村重症患者的时候,快速协助这些重症患者转运。首先最起码要转到县医院,如果超出县医院救治能力,如果患者还能够转运,那就转到城市的三级医院,我们要求市县之间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如果转不了,那就三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带着设备下来驻点到县医院,来帮助开展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
  记者:从整个疫情防控来看,您觉得这三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焦雅辉:我们从体系上、能力上、人员队伍上、应对心态上,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从临床上的病情来讲,虽然大家感觉现在肺炎比较多,但是现在的肺炎和三年前的肺炎影响程度不一样。现在的肺炎绝大多数经过及时治疗和干预,是可以治好的。波及的人群也不一样,三年前在武汉波及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比较多,现在波及的人群更多的是脆弱人群,就是高龄的、有基础疾病的,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这些人员,受波及影响的范围更大。曙光就在前头,我觉得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