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梁万年: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
  为何选择在1月8日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这样的时机是否恰当?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央视采访,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梁万年表示:从科学防控的角度,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够选择比较适宜的实行“乙类乙管”的时机,这也是不论从专家组也好,还是国家层面反复思考的问题。除掉医学疾病的要素以外,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社会、经济、人口,特别是人群免疫力水平的变化等,众多因素在一起考虑。我们考虑到,从病人的角度来看,现在是一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虽说传播力在增强,免疫逃避在增强,但是它的致病力确实是明显下降。另外人群的免疫水平现在处在比较好的状态,特别是我国主要是靠免疫接种来获取主动免疫,整个人群的免疫接种率全程超过90%。另外我们医疗系统的救治准备,包括相关的一些储备和能力,我认为所确定的时机是科学的,是恰当的,也是合乎有关的要求的。
  梁万年说,从乙类传染病的甲类管理到乙类传染病的乙类管理,它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比如疾病的报告,病人的管理和救治,必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包括监测,都是法定的,所以绝对不是放任不管。像这种重大的传染性疾病,仅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须是政府、社会、单位、部门乃至个人形成合力,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大家各自都有责任,当然政府是主导责任,所以每个人都还是要做工作的。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