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省政协委员王成:
优化平衡分级诊疗与跨省就医的关系

  作为连任委员,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胆胰外科主任王成一直对医疗卫生领域尤为关注。今年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优化平衡分级诊疗与跨省就医关系的建议。他建议,尽快完善跨省异地就医转诊机制,加大医保政策调控力度,合理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就医。同时,加强省内医疗机构间的纵向紧密联系与合作,促使省内优质医疗资源长期稳定下沉,尽快提升省内大型医院的辐射力。
  调研:跨省异地就医情况仍较普遍
  “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是关乎医改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我省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成表示,2022年7月2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跨省就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他认为,大家在拍手叫好之余,也要思考如何优化和平衡跨省就医和分级诊疗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让群众满意,又能让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
  王成在调研中发现,我省跨省异地就医的情况仍较普遍,目前跨省就医的人群主要包括两大类,首先是刚需跨省就医人群,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以及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和省内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人员。此外,还有自主跨省就医人群,主要指永久居住省内,所患疾病在省内可以诊治,却因种种原因自主跨省就医人员。
  对于自主跨省就医的原因,王成也进行了分析,他坦言,我省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部分医疗机构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我省目前还没有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仍在推进建设中。此外,医保政策引导、调控不够精准,医保支付总体呈现内紧外松的态势。此外,王成认为,目前我省医疗机构垂直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属于松散型合作,致使基层医院上转病人受限,没有充分发挥省内大型医院的辐射带动职能。省外医疗机构与省内基层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医院的发展,方便了群众就医,但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内病人向省外转诊。
  建议:完善跨省异地就医转诊机制
  王成建议,尽快完善跨省异地就医转诊机制,避免盲目跨省就医。同时,要加大医保政策调控力度,合理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就医。“省内能够诊治的疾病,如果自主转往省外,一方面增加了就医者的麻烦和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医保资金不必要的外流,再者,跨省住院次均费用明显高于省内,既是对医保资金的浪费,也是对其他参保人员的不公。”
  此外,还要加强省内医疗机构间的纵向紧密联系与合作,促使省内优质医疗资源长期稳定下沉,尽快提升省内大型医院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省卫健委多措并举,在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人才强医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我省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基础。”王成表示,省级大型医院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既要全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又要与基层医院进行多模式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从而取得基层医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余康生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