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第二场“直通两会”开启
三名人大代表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建言

  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何创优法治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如何推动我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13日上午,2023年安徽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二场“直通两会”。面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袁宏永、朱叶、阚艳等三名省人大代表回答了记者提问。
  袁宏永:当好城市安全发展的“科技哨兵”
  合肥是创新之城,也是创业之城。近年来,合肥在围绕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未来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对记者提问,省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袁宏永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安全单独成章前所未有,要求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我觉得省政府工作报告与党的二十大的要求高度吻合。”袁宏永表示,作为从事公共安全研究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从三个方面履职尽责。
  袁宏永表示,他们将当好安徽省与清华大学的“桥梁纽带和创新平台”,集聚更多的科技资源,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进一步在机制、体制上探索创新,将清华合肥院建设成为先进技术的策源地、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安全产业的支撑平台,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将为安徽省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和投送技术”。“我是来自合肥市的代表。合肥市是一座创新之城、创业之城。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院在合肥获得了高速发展,在城市安全领域解决了多项卡脖子、被垄断、核心要素技术的堵点和卡点。”袁宏永表示。在未来五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瞄准阻碍安徽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共性科技问题和堵点、卡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安徽省的高质量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袁宏永表示,将当好城市安全发展的“科技哨兵和产业引擎”。“过去五年,我们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场景为驱动力,研发形成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清华方案-合肥模式’,获得了国家的肯定和推广。”袁宏永称,现在每月、每天、每时在保障着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消防等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成为城市安全发展的科技哨兵。与此同时,还带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安全产业,成为了安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引擎。
  “在未来五年,我们将加快建设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安全云平台,推动城市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加快培育形成城市生命线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袁宏永说,希望在这个领域获得跨越式发展,为安徽省的高质量安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朱叶:优化法治环境为市场健康发展护航
  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能够为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提供法治保障。如何创优法治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省人大代表、安徽皖光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朱叶认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有较强的政治执行力。朱叶建议对安徽省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适时做出审查清单,及时修改或废止,做到法治公开透明。
  同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的保障机制,从政府层面统筹开展公共政策兑现、政府履约践诺,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在审判领域,对民企重大案件做到及时审结、执结,特别在破产案件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和管理人职能作用,发挥破产案件的“破产”与“重生”功能,及时清退不符合市场主体竞争的企业,对有可能“重生”的企业予以拯救。“作为一名律师,我将积极开展参加‘法律服务进万企’‘万所联万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朱叶说道。
  阚艳:安徽可发展多项低空经济运营服务
  “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芜湖是安徽省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安徽发展低空经济有哪些优势?未来应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推动我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省人大代表,第五七二○工厂党委副书记、厂长阚艳表示,2021年2月,安徽成为长三角第一个、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在此契机下,省市先后出台低空经济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芜湖成立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和低空经济发展委员会,已获批20多个临时空域和临时航线,皖南航空快件转运中心货运吞吐量居于全省前列。
  阚艳认为,安徽省有良好的低空产业基础优势。低空经济是一种组合型经济状态,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徽省低空经济起步早,如芜湖低空经济始于2013年,芜宣机场落户,开启航空新兴产业“聚集地”和临空低空经济“新发地”的发展布局。目前,芜湖已形成涵盖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产业链,芜湖航空产业园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航飞机”。
  阚艳表示,安徽省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从全国旅游资源分布看,我省旅游资源居于全国前列,这是发展低空旅游的先决条件。”阚艳称,从这点来看,安徽省除了在“低空+服务”大有可为,在“低空+旅游”等方面也有广阔空间。
  “这些优势也将助推我省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首先我们要加快产业布局和管理机制改革。”阚艳说,目前,安徽全省积极探索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生产、城市管理等多项低空经济运营服务,要持续通过产业布局和机制改革创新,完善通用航空保障体系,探索更多消费服务场景可能,推动新型航空消费业务增长。
  阚艳提出,另一方面安徽省要加快产业链细分领域拓展。如依托安徽省驻地军工企业能力、技术等优势,强化军民融合作用发挥,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比如以军用航空装备研产修、空天新材料研制等为突破,推动航空器研制及支撑配套产业发展。“近年来在芜湖市大力支持下,我厂新型跨代装备大修能力建设、无人航空装备研制、航空新材料研制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后续将进一步融入地方低空经济发展产业圈。”
  阚艳建议,安徽省还要发挥好产业辐射带动作用,要瞄准通用飞机、无人机等整机项目,发挥其聚集性和带动性作用,链接好上下游服务配套企业,实现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发展优势。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余康生徐琪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