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吴平
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每年正月,去亲戚家拜年,我的心里都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倒不是在乎他们问我在铁路工作的工资待遇如何,也不是抗拒他们八卦我的个人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我最担心的就一件事情,那就是害怕他们让我帮忙买火车票。
那个时候,老家的亲戚们大多常年在外面打工或做生意,每年都是小年边才回来,元宵过后就出门,他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自然是性价比最高的绿皮火车。
彼时的安徽,铁路运输很不发达,线少车稀,打工人年后出行的日期又相对集中,种种因素叠加,小小的火车票自然是洛阳纸贵一票难求。尽管我一再委婉地解释我的工作单位是铁路机务段,火车站方面没有熟人,但每每大家吃完饭一起坐下来聊天,亲戚们还是拿出现金硬塞在了我的手里,而我,总是不好意思厚着脸皮一口拒绝。
在老爸老妈“亲戚的事,能帮忙就一定想办法帮忙”的谆谆教导下,为了最终能帮亲戚们买到火车票,我曾请客吃饭托人找关系,也曾去火车站自己贴钱主动约会过“黄牛”。甚至有几次,实在没有办法了,正月十几的晚上,我学着春晚小品里的样子,抱着一个小马扎连夜去合肥火车站的售票窗口排队,一场瞌睡浅梦醒,恍惚之中,抬头张望,售票厅头顶的那些红灯笼的尾缀,在我的眼里都幻化成了一张张高悬的车票。
每次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倘若最终抢到了一两张票,我定是惊喜万分;倘若铩羽而归,我必会万分惆怅——现在想来,那时过年的千般滋味,于我来说,都汇在了那一方小小的火车票上。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国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铁路的客运能力也有了跨越性提高。同时,随着12306等智能软件的广泛运用,乘客自主网上购票和改签都变得异常简单便捷,老百姓选择铁路出行十分方便。
不记得是从哪一年过年开始,亲戚们不再找我帮忙买火车票了。现在回忆起那时买票的艰辛,再看看如今的家乡人不出怀宁就可以随时坐上高铁出行,真是酸酸甜甜万般感慨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