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马尔
这个世界上让我们最受伤的,恐怕都是我们看重的那些人。吾友王二麻子有个发小,也是他小学时的梦中情人。那天发小约他出来,张口跟他借八万块钱说是救急。麻哥想都没想就拿给她了,心里还美滋滋的,总算在“她”心里有些分量了。后来才知自己只是梦中情人“救急”对象的百分之一,她到处借钱聚成巨款,放出去图高利,叫人骗得血本无归。
人是再也见不着,钱也是无影无踪。
麻嫂一提起此事就劈头盖脸地骂。骂麻哥人老花痴、鬼迷心窍,就差嫌他丢人现眼,没跟他闹离婚了。
麻哥感觉很受伤。
他受伤不仅是八万块钱打水漂了。靠着几个死工资过活,麻哥没几个钱,八万块不算小数目。可在梦中情人跟前,八万块钱又算个啥呢。他最伤心的是自己的一往情深被祸害了,多少年来对发小的珍藏看来毫无价值。
从那以后麻哥看我和李四的表情都有些怪怪的,好像我们也会是他的梦中情人那种类型,随时要挖个坑埋他。
李四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件事之所以会那么深深地伤害到麻哥,“梦中情人”其实只是个药引子,它涉及到麻哥的朋友理念、期望值,甚至包括交友模式。
自从开办“李先生说天下事”以后,李四的认识水平、分析能力噌噌往上蹿。
按李四的分析,麻哥眼都不眨拿钱给发小其实是有私心的,他想借此进一步接近她,显示自己很man。麻哥会不会借钱给那些对他来说没有特殊意义的人?比如原单位老同事,或是点头之交的邻里,绝对不会。若有好朋友找到他,他也会斟酌再三,跟麻嫂反复讨论,最后即使是借了,也会大打折扣。
在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利害关系交往,一定会有利弊、风险分析。它的期望值因此是可控的,也就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比较赞同李四说的意思。古代有文化的人,为何偏偏要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何特意要将相互欣赏类型的相处模式,与“酒肉朋友”区分开?他能看出这是两码事,其中必有界限。朋友归朋友,酒肉归酒肉。今天仍旧有人坚持不跟朋友做生意,其实也是在刻意划出界限来,要做生意便不可能再做朋友,这是一道必选题。
所谓两肋插刀之过命的交情,穿一条裤子的亲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誓,在现实关系中常常是捆绑彼此,抬高期望值。可能多数都会失望,乃至于绝望。
情感上也一样。
麻哥的梦中情人,搁梦里做情人,现实里远远地看着就好,不要试图把它转换成现实关系,尤其是在你还没有考虑好可能的后果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之前。会很伤心很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