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去邻居家道歉
  □合肥王张应
  一楼邻居比我先入住。两年前,我跟在房屋中介后面来这栋楼看二楼房子时,恰好一楼门是开的。征得主人同意,曾在门外粗略参观过一楼的房子,并问一楼女主人,房子采光如何,屋子里暗不暗。女主人说还可以,其实我当时感觉不咋的,站在门外看门里,室内暗得很。女主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她不是一个难讲话的人,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还有一点,给她加了不少印象分,她家屋子里十分整洁,让人感觉到她是一个勤快人,一个认真过日子的人。
  第一次见一楼女主人,只晓得她是位中年女人,并未看出她是退休老人。对她家的人和事知道得多一些,是因为后来的相互走动。
  如今邻居间不作兴走动,有些邻居在电梯口遇见,形同陌路,毫无亲近感。我和一楼邻居之间走动是我主动的。怀着歉疚的心情,我在一天上午下楼去敲开了邻居家的门。
  歉疚来自我家室内形成的噪音。我对噪音很反感,楼上的噪音,每每让我心烦。出自同理心,我家室内的噪音,也会令一楼邻居反感。
  明白这个道理,却不能杜绝我家室内的噪音,甚至对噪音的产生防不胜防。原因是我家里有个两岁多的小孙女宝宝。这宝贝疙瘩,在两岁前后那段时间里,最喜欢朝地板上扔东西,哪样东西落地声音响亮,她就扔哪样。扔过后,并不意识到自己有错,反而对大人微笑表功,表现出满满的成就感。
  最早落地的是她手里的皮球,不大,也不重,但落地声音还是不小,可能与木地板材质有关。扔惯了皮球,其他玩具她也扔。塑料玩具落地,比皮球落地声音更难听。最怕的是她扔餐具。她就餐的台子挺高,比家里餐桌还要高。她用的餐盘是不锈钢材质,碗勺也是不锈钢的。金属餐具从那么高的餐台上落地,所产生的高分贝尖锐声响可想而知。我们大人都怕听到那种金属落地的声音,小家伙却偏爱那响声。趁人不备,便有金属餐具“哐当”落地。大人被吓一跳,小家伙脸上却乐开了花。
  第一次金属餐盘落地,我便对小家伙正色说:“不能扔,东西摔坏了事小,吓着楼下邻居事儿可就大了,楼下的爷爷奶奶会上来找你算账。”小家伙睁着大眼睛,直点头,似乎她听懂了。点头归点头,她还是禁不住朝地板上扔东西。她扔一次,我的心头便紧一次。几次扬起了巴掌,但在半路上巴掌改变了去向。我和她中间隔一代,距离远了,巴掌在她身上找不到可以着落的地方。
  我该做的不仅是制止加引导,不让小家伙再扔东西,还应该去楼下给邻居道个歉。一个上午,我走下楼,“砰砰”敲开了一楼邻居的门。开门的是他们家女主人,她身上系着蓝花围裙,似是从厨房里过来的。男主人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是楼上邻居,站起来招呼说:“进来坐坐。”我说:“不坐了,我就过来道个歉,我家小宝宝爱朝地板上扔东西,定是惊扰了你们。”明白我的来意,女主人抢先说话:“没关系,没关系,小孩都这样。谁也不会跟小孩子计较,我们家人都喜欢小孩子。”女主人大度热情,简简单单几句话便打消了我的顾虑。
  越是这样,我越是紧盯小家伙,阻止她朝地上扔东西。之后个把月一天上午,有人敲门,小家伙抢着去开门,见是一楼女邻居,她就喊一声“奶奶好”。女邻居摸着小家伙脑袋回应道:“宝宝好,宝宝真乖!”我们赶紧迎上去,招呼邻居进来坐坐。
  女邻居也像我上次那样,不进门,就在门口说几句话。她的意思是,她女儿大学毕业多年,忙于工作,无心考虑婚事。希望我们遇见合适的男孩子给她引荐引荐。可怜天下父母心,况且都是独生女儿的父母,我们当然理解一楼邻居的心情。同时,也理解了她先前所说的话,他们家人都喜欢小孩子。
  送走邻居,关上门,我们立即翻检记忆,启动搜索程序,大范围摸排人选。打过几个电话,都没得到令人兴奋的消息。
  几天后,小家伙在阳台上玩,突然大声叫“阿姨”,且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去窗前看。原来,小家伙看到了楼下邻居的女儿。这孩子记性好,有次我带她在小区中心广场上玩,遇见楼下邻居母女俩,我叫小家伙喊了一声“奶奶好阿姨好”,她便记住了,再次见到邻居女儿,自然而然喊她“阿姨”。
  小家伙在楼上叫“阿姨”,邻家女儿却没抬头回应。她可能没听见。听不见也情有可原,她那时候正跟一个男孩子手拉手往家走去,两人有说有笑呢。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