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合肥大圩沈福村:古老村庄焕发新光彩

清泉井。
  沈福村位于包河区大圩镇的正南端,地处合肥东南,与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仅一水之隔。村中格田成方,路林交错,徽派建筑民居坐落其间,碧水环绕,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已然建成独具特色的新农村。
  据了解,沈福村沈氏系明朝洪武年间沈垂裕夫妇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而来。先人们在巢湖北面浅滩,择高而居、围滩耕种,几百年来奋斗不息。沈福村地处巢湖岸边,土地肥沃、水运方便。由于商旅往来频繁,在沈福村内渐渐形成一条由青石板铺就的近200米长的集市,名为沈福集。沈福集当时在周围属于数一数二的繁盛集市,各种商品从巢湖水运而来,通过沈福集向周边扩散,集市上车马川流不息。
  沈福村村口有一口井,名为清泉井,据传也是洪武年间所打,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井水冬暖夏凉,水质清澈甘甜。在自来水接通前,清泉井是沈福村重要的水源。“后来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村里人还是喜欢到这里打水洗衣服、洗菜。那时候,每天早上,都能听到这边传来大家聊天的笑声。”沈福村村民徐文忠介绍。清泉井斜对着一座桥,“这座桥是村里人走得最多的一座桥,除了来打水,大家进出村子、结婚、添丁、盖房、出去打工都有它的见证。”徐文忠说,自己当年参军入伍,也是从这座桥走出去的,“可以说,这口井不仅哺育了我们,也陪伴了沈福村和几代人的发展。”
  沈福村向来重视教育。据介绍,20世纪初即有村中族人沈其瑞设馆教习,后有沈训伦开私塾授业。1944年,沈和清领头创办了沈福集小学。1954年洪水决堤,洪水过后,族人们在重建家园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重建学校,于是村中人用被洪水冲毁的宗祠建筑材料重建了沈福小学。据了解,沈福小学是当时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小学,几个村的孩子都到沈福小学就读。高峰时期,沈福小学在校学生有六七百人。沈福小学先后为社会各界输送大量人才。
  新时期的沈福人,继承了沈福村的传统内涵,发扬先人迁居巢湖岸边时的拓荒精神,在全国各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2008年,沈福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先进村、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文明村镇等。如今的沈福村,又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以“天下第一福村中国人的家”为主题、“福”文化为核心,打造标杆型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和高科技赋能的5A级旅游目的地。沈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