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骑共享电单车的市民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合肥共享电单车又涨价了!近几年,合肥共享电单车发展迅猛,因出行便捷环保,颇受年轻人的欢迎。不过,继去年8月调价后,最近一段时间又迎来一波调价。起步价由2.5元20分钟,调至2.5元15分钟,时长费为1.5元/10分钟。共享电单车为何频繁调价?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市民反映共享电单车又涨价了
2月23日,习惯了“共享电单车+地铁”出行模式上班的合肥市民程女士,通过社交平台“吐槽”道,家门口的共享电单车“又涨价了”,距离上一轮涨价才过几个月时间,“谁能告诉我,下一次涨价哪时候来?”
程女士对记者说,她家住合肥高新区,上班地点在政务区,自从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以后,她每天上下班都是先骑共享电单车,再换乘地铁,非常方便。不过,最近她发现共享电单车又涨价了。
“去年好像是夏天的时候涨过一次,2.5元从30分钟缩短到20分钟。现在更少了,只能骑15分钟。”程女士说,她每次从家骑车到地铁口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涨价前,不紧不慢刚刚好。但涨价后,她就仓促多了,如果路上车多或者红绿灯等待时间长,就会超时,费用由2.5元变成了4元钱。“还不如自己买辆电动车,骑过去放在地铁口,下班再骑回家。”程女士说,她打算买个小电动车,方便上下班。
合肥的小周和程女士一样,对这一波共享电单车涨价很敏感。小周告诉记者,她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5公里,家里有一辆电动车,给老人接送小孩,自己主要选择乘网约车或者骑共享电单车出行。“一开始骑共享电单车的时候,2块钱半小时,后来价格是一点一点涨,现在2.5元只有15分钟。”小周说,她每次骑车回家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上一次调价后,她就明显感觉骑车时很紧张,不然多出一两分钟,就要付4元钱,不划算。“现在2.5元只能骑15分钟,想在起步价内骑到家是不可能的。”
记者探访三大运营商集体涨价
2月23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街头实地探访。目前,在合肥市区主要以哈啰单车、美团单车、青桔单车为主。地铁口、公交站、商场、小区门口等,是共享电单车主要集聚地。当天,记者在政务区银泰城门口共享单车停放区看到,蓝色的哈啰单车最多,整齐排列着,绿色的青桔单车也有不少。在马路对面另一个停放区,则停着多辆黄色的美团电单车。由于下雨,骑行共享单车的人并不多。
记者了解到,此轮涨价,三家共享电单车运营商步调基本一致:今年1月,青桔电单车率先调价,美团电单车紧随其后,月20日,哈啰电单车也开始调价。
记者在现场扫码查看,截至2月23日,三家共享电单车均已完成价格调整,现在价格也一致,都为起步价2.5元15分钟,时长费1.5元/10分钟。每家共享电单车都同时推出不同折扣优惠的“卡包”套餐,比如7天3次卡、7天5次卡、30天30次卡等。
针对共享电单车集体涨价一事,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短途骑行者认为无妨:“我只骑五分钟,不管是20分钟还是15分钟,对我来说都一样。”但骑中长途的人则认为不划算:“因为涨价,我刚买了一个小‘电驴’。”“我骑车是为了方便便宜。这价上涨后,我还不如打车呢。”
另外,还有部分网友表示,目前共享电单车有些地方停放不方便,还有投放点车辆多少不均;有时购买了某一家电单车次卡、月卡,却不是每次都能骑到车。
业内分析调价受成本上涨影响
2月23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了一家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客服询问涨价事宜。客服表示,不同城市、不同车型、不同时间,收费都是不同的,在扫码时会有价格提示,而每个城市的调价由当地运营商掌握规则,客服并不清楚。
共享电单车为何频频调价?记者采访了合肥一名共享电单车业内人士。对方分析,此次骑行价格集体上调,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如铁铝金属、元器件所需的稀有金属的涨价幅度都很大,且一直未回落。”其次,是人工成本上调,这也直接导致共享电单车运营和投放成本在增加。
云掌财经总编辑张明对此也认同,称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确实上涨明显,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都在涨价。而共享电单车还有运维成本,包括仓储、物流、投放、维修四个部分。共享电单车是一个需要重资产、重技术、重运营投入的行业,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共享电单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确,也很难再通过融资来弥补亏损。”张明认为,如何减轻重资产模式的负担,是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共享电单车后期是否会进一步调价,张明认为,共享电单车成功解决了大众中短途出行不便的痛点,因此未来市场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至于骑行价格,可能还会上升。”不过,上述业内人士则表示,后期骑行价格是否还会上调,暂时并不明朗。“这得结合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毕竟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首席记者朱庆玲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