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成立大会。
2月25日上午,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安徽省胸科医院牵头的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正式成立。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礼军,省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文,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马勇、省医学会秘书长孙震出席了联盟成立大会。据悉,目前已有50余家省、市、县医院申请加入联盟,其中40家医院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共享
“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是一个服务省内心脏大血管专业同行,更是服务于广大患者的平台。”此次联盟成立仪式上,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崔礼军表示,希望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各成员单位遵循“融合、实干、求真、创新”的宗旨,严格遵守《联盟章程》,履行《联盟协议》义务,以点带面、坚持中心一体化,促进联盟单位及安徽省主动脉外科的整体发展,联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早日冲进国家第一方阵,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为江淮儿女造福。
“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的成立,为织密织牢基层医疗网,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器。”安徽省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文称,乡村振兴部门将大力支持联盟的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好责任落实、政策协同、基层动员、运行监测等作用,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及时送到广大百姓家门口。
此次联盟成立仪式上,安徽省医学会秘书长孙震提出,省医学会将在学术交流、培养优秀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健康科普等方面协助联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优势互补,实现各级医疗机构资源的高效、有机共享,为高质量建设健康安徽提供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推动我省心血管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40家医院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作为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安徽省胸科医院院长张良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主动脉疾病尤其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目前我省主动脉疾病患者数量大,医疗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每年有大量的主动脉疾病患者需要跨省就医。为有效减少病源外流、满足患者就近诊疗的需求,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应运而生。
据悉,已有50余家省、市、县医院申请加入联盟,其中40家医院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张良表示,未来联盟的工作将围绕打造国家、省、市、县多维度的临床培训中心,构建开放式的科研平台,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共享远程诊疗体系,树立乡村振兴大病医疗救助服务体系四个方面稳步推进。
“联盟的成立将整体提高我省主动脉外科的救治能力,并标准化提高具备条件医院的手术水平,极大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张良介绍,主动脉外科在我国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联盟的成立可以“接天线”,把国家心脏中心主动脉外科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市县一线,培养大量人才,还可以通过联盟把基层医务人员召集起来,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培训。“通过这样的长期计划,我认为能够培养一批具备独立手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保障。”张良说道。
带动安徽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
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血管外科三病房主任于存涛参会前应邀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做了一台胸腹主动脉手术。“患者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这类手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复杂的。”于存涛称,全球每年完成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的总数在5000多例,我国每年完成不到500例。在于存涛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此例高难度手术。
“在这样技术过硬的理事单位的带领下,我相信安徽的整体医疗水平都会得到快速提高。”于存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主动脉疾病是心脏外科中最疑难险重的病种之一,它要求整个医疗团队都要有很好的经验和技术,才能使病人得到很好的救治。安徽省主动脉外科联盟成立后可以以联盟理事单位为中心,辐射全省,带动安徽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
“主动脉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超声影像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浩表示,在联盟成立以后,相关病人将会得到更好的救治,这对于病患家庭来说,能大大减轻负担。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竟学莹认为,联盟整合了省内外大血管方面的专家,提高了疾病诊疗水平。通过分级诊疗和绿色通道急转诊的流程,可以使本地百姓得到更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对于有心脏外科短板的基层医院来说,是一个提高诊疗水平的好机会。“联盟的成立,不仅对医院,对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和全省老百姓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江淮名医、国家二级教授、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刘学刚表示,联盟的成立还会促进省内学术交流,同时通过新项目的帮扶让新技术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给省内医院和百姓带来重大利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通讯员汪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