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正是江南三月天
  准确地说,我是被一阵鸟鸣声给喊醒的,此刻,耳畔还留有声音的余温。
  “鸟鸣是开在树上的花朵”,忽然想起了这美好的诗句,而花朵又何尝不是阵阵鸟鸣呢?这朵朵白花也真的是刚孵出的白色的雀儿,叽叽喳喳,在这个早春时节,独自营造一片江南的春天。
  沁人心脾的,正是路边盛开的叫不出名的小白花,微风吹过,就很有点像幼儿园的小家伙儿,一个个调皮地嬉闹着。而那朵盛放热烈的,正是大班出了名的“小淘气”。
  小白花,毛笔的笔头状,圆、尖、齐、健,也正是这支支饱蘸人间春色之笔,尽情抒写着和谐向上和昂扬进取的诗行。
  大概是昨晚吧,或许是哪一个必定有月的夜晚,月的清辉轻柔飘来,浸润着早春活泼的风景。因此,早春的每一个清晨,路过身边的这处小花,便会吸收着昨宵风露。
  江南的远山迤逦起伏,它缺乏耐心,总不会一丝不苟地把这个春天的边裁齐。大概正是源于此,我们的早春才丰富多彩,活力勃发,早春的我们才摇曳生姿,精神抖擞。
  忽然想到了地域层面的春山,总觉得江北是男人,而江南则是女人,江南的山是女儿国里的男人。在文人墨客尽情渲染江南水乡或烟雨江南的时候,我总在心底崇敬着自己的兄弟——那默不作声甘做背景的江南的山!群山这个词仿佛是为江南造的。不错,它们是山的群体,仿佛拉纤不是一个人的活儿,这些趟过女人河的男人们需要团队。万里无云时,群山是贴在天边的一幅画,清晰可辨,立体可感;烟雨蒙蒙时,它仍然是一幅画,国画般淡雅素洁,仿佛一张隐约的黑白照。
  日暮时分,稚子幼童,三两小儿,不约而同齐聚于园中嬉戏,仿佛在拉长春曲余韵。长发披肩的靓丽少女,凭栏顾盼,用心河的涟漪与清澈的小桥流水对语。
  丝丝微风,缓缓春水,相谐点缀。空中飘浮的彩球,拖起长长的彩带,构成变体的逗号组群。湖边的钓者,俨然另一副情怀,高雅、飘逸、恬然、淡泊。让我感动的则是一对耄耋夫妇。夫君缓坐于石阶,任老妪则无语地偎依旁侧,没有甜言,没有密语,没有海誓,没有山盟,这是一幅默契的画、凝重的图。是的,“最美不过夕阳红”。
  今晚的春风,让我读懂了江南。不错,“吹面不寒杨柳风”自然会是如约而来的课程,但此时的我已领先遥想了一把从头到脚和从外到内的惬意,虽然春寒料峭,可依然感觉痒酥酥且懒洋洋的。
  独步石桥之上,便飘飘欲仙了。红男绿女,俊男靓女,成双结伴,握手牵衣,无不融入这醉人的江南春风里。
  置身无边的初春,心底的排浪阵阵奔涌、摇旗呐喊:定格——我的江南三月天!淮北市杜集区高岳中心学校朱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