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全国人大代表胡小青:
建议将HPV疫苗纳入适龄女孩接种计划
  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为“两癌”筛查及救治工作支招。
  胡小青说,就当前“两癌”筛查治疗工作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妇女自我筛查意识不强、筛查对象覆盖面较窄、资金投入保障不足、筛查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此外,“两癌”免费筛查要求只能是35岁至64岁的妇女,但是在临床工作中,胡小青遇到多例年龄小于35岁或大于64岁的宫颈癌、乳腺癌患者,按照政策规定,这些人却不能享受免费筛查服务。
  对此,胡小青建议制定完善适合中国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策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完善女性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发挥乡村基层组织在“两癌”检查项目中的宣传动员作用,利用微信、短视频等农村妇女使用率较高的社交平台,宣传普及“两癌”早期防治知识和理念,科学宣传HPV疫苗接种、乳腺癌自我检查方法、宫颈癌筛查等知识。
  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胡小青建议,应将HPV疫苗纳入适龄女孩接种计划,适当提前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常规接种从11岁至12岁开始,最早可提前至9岁接种;尽快提高产能和供应,解决宫颈癌疫苗短缺问题。
  她还说,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两癌”筛查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卫生资源匮乏地区宫颈癌筛查中运用自取样HPV检查提高筛查覆盖率,让偏远地区妇女可以采用自己在家取样的方式接受筛查。
  针对基层医生诊断水平参差不齐和质控困难的现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的胡小青建议,可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宫颈癌筛查和诊疗服务流程,利用“云上妇幼”等远程医疗技术平台,开展远程会诊、线上健康管理和技能培训。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建立新型治疗平台,为卫生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两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培养基层‘两癌’筛查技术人员,确保农村地区‘两癌’筛查得以持续发展。”胡小青说。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