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悦曾是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队员。 (图片来自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第28届队员,清华大学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清华大学国防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骨干,这些都是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毕业生李希悦在清华大学的社团职务。近日,这位从合肥走向北京的女孩,作为2023年清华大学应征入伍的唯一女兵,又从清华园奔赴军营。
高中时获得多项荣誉
3月28日晚,合肥一六八中学和合肥三十八中老师们的微信朋友圈里,不约而同出现了一个清华学子的名字:“李希悦”。作为今年清华大学的唯一女兵,她曾经的师长们既替她高兴,也为她自豪。
李希悦的名字被学子们所知道是在2021年的高考季,当年她从合肥一六八中学毕业,高考成绩682分,名列全省文科考生前茅,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在高中班主任汪克亮的眼中,李希悦是个兴趣广泛的女孩,成绩好,运动、古筝、书法等也擅长。曾在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演讲比赛国家特等奖(全国仅25人)、“最佳参赛选手”等荣誉称号。2019年还获得了“合肥市最美中学生”的称号。
李希悦初中就读于合肥三十八中,妈妈是三十八中的一名英语老师。受家庭氛围影响,李希悦从小就喜欢阅读。与清华结缘是在一次北京之旅中,恰逢新生入学季,清华校园浓浓的书香气息,瞬间让她心向往之。到了高二暑假,她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夏令营,在一个线下活动中听了一位学姐的故事,更被清华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意义的生活所吸引。
从那以后,她下定决心在高三加油努力考上清华。“很多人学习不得要领,很可能就是没有主动学习。一个人一旦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让老师催,做作业、看书让父母催,尽管他也很忙,但是收效甚微。”李希悦认为,有了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去执行、坚持,没有坚持就不可能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因为这份坚持,她在高考中以682分圆梦清华。
高一就立志参军报国
这份“坚持”也是她后来能成为清华入伍唯一女生的原因。幼年的李希悦受家人影响,对军营产生了独特的感情。她的表哥曾在西藏日喀则当兵,堂哥曾担任特种兵班长。她常和父亲一起观看《我是特种兵》等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对军人职业充满了向往。
“从高一开始,李希悦就立志参军报国。”高中班主任汪克亮说,她的身体素质一直很好,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大课间跑步都是领跑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李希悦了解到自己所填报的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有一位大一参军、驻守西藏的学长。学长的经历极大地鼓舞了李希悦的参军热情,并使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大一入学后,她果断报名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并与搭档勤奋训练,成为第28届队员中第一对出师的护旗手。在队期间,李希悦先后圆满执行校庆日升旗仪式、2022年国庆升旗仪式等多个重要任务。出于对国防军事的浓厚兴趣,李希悦加入了清华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并成为骨干。李希悦深知国防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够更加广泛地普及国防知识,又加入了国防宣传中心,积极参加国防宣传工作。
去艰苦地区绽放青春
“不是清华的学生想当兵,而是想当兵的人考上了清华”,这是清华大学的宣传语,李希悦感觉自己正是后半句的真实写照。清华大学全面的国防教育、“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也为有意向参军入伍的同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学长学姐们先进事迹的感召,李希悦应征报名的第一志愿就是去往艰苦地区部队,到一线作战单位去。
在焦虑的等待后,李希悦的各种检查都顺利通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参军入伍梦想。在出发前,学长们告诉她,在部队既要忘记清华学子的身份,不自矜自傲,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又要牢记清华学子的身份,敢于争先、勇于争先,严格要求自己。带着这份叮嘱和祝福,李希悦将在热血军营中绽放最炽烈的青春,一往无前。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晓嵘